13、013

孙梅英扯着小苗,找到驴车。田秋山正抖搂着一块狐狸皮,大声吆喝着:“快来瞧一瞧啊,正宗的火山狐,晚了就没了!”

押车的民兵们也忙着换东西,说价钱。

解放后,市面上流通的是人民币,老乡们也使铜板和银元,跟纸票子混着用。还有的图方便,就拿着山货直接换东西,只要谈拢了就行。

孙梅英家没什么山货,就带了一篮子柿饼子。

山里的柿饼子很有名,又甜又软和,嚼起来还筋斗。田小苗见秋山大伯喊得起劲儿,也学着吆喝:“柿饼子,柿饼子,又甜又软和,可好吃了!”

喊了一阵子,就有人过来询价。

“老乡,多少钱一斤啊?”

“一千块(一毛钱)一斤。”

田小苗伸着手指头,报着价钱。

那人蹲下来,拿起一个柿饼子捏了捏。田小苗见那人二十来岁,穿着中山装,像个公家人,就热情地推销着。

“叔叔,您尝尝,可好吃了!”

那人撕下来一块,尝了尝,果然很甜。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老乡,我全要了。”

“好咧!”

一下子包圆了,孙梅英激动得手都在发抖。

过了秤,一共二十六斤。

那人也不还价,掏出几张纸币递过来。

“老乡,你点点,一共两万六。”

孙梅英接过来,点了点,装在荷包里。

她见人家没带东西,就把篮子给了人家。还叮嘱着:“同志,这柿饼子好吃,可一天不能吃太多,小心胀气。”

“哦,谢谢。”那人很客气。

冲着她们摆摆手,就提着篮子走了。

孙梅英很开心。一下子卖了个大价钱,比她预想的好多了。田秋山哈哈笑道:“妹子啊,你家小苗可真行啊,都会卖东西了!”

“大伯,俺是跟您学的。”

田小苗咧着小嘴。不是她会卖东西,而是运气好。那位叔叔八成在政府工作,不然,咋这么大方啊?

卖了钱,孙梅英扯着小苗去杂货铺。

她换了一壶油和一小包盐。看到有卖文具的,就咬咬牙买了一沓纸、两支铅笔和一块橡皮。

“小苗一支,娘一支,咱们好好学文化。”

正说着,一个小男娃蹿了进来。

他扒着柜台,脆生生地喊着:“掌柜的,俺要两支铅笔,一个本子。”

“好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