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间,村民们都聚齐了。
一个三十出头的青衣汉子登上石台子,清了清嗓子。
“乡亲们,区里发了指示,公粮要赶在月底之前完成,咱们村组织了车队,每家每户出一个壮劳力,咱就是肩扛手提也要把公粮送过去……”
说话的是农协主席田秋山,村里的领头人,威信很高。
村民们在台下大声应着。
“田大哥,您放心,咱这是老解放区,完粮积极性高着呢!”
各家各户都有壮劳力,可孙梅英自个儿撑着户门。
自打分家,公爹和婆婆不管不问,把她们娘俩儿撇在了一边。大哥和二哥也是一大家子,忙得顾不过来。娘家那边倒是肯帮忙,可俩兄弟刚帮着收了秋,哪好意思再开口啊?
孙梅英是个要强的,碰到这样的活儿,就咬牙扛着。
田小苗很担心,就揪揪娘的衣襟。
孙梅英微微一笑。不就是走山路嘛,别人能干她也能干。打仗那会儿,她还是“支前”模范呢。
任务分派完了,一位青年同志登上了石台子。
他穿着土黄布军装,扎着腰带,打着绑腿,看着也就二十来岁,很是英俊。这是工作队的江队长,自打土改就驻扎在村里,村民们都亲切地喊他江同志。
田小苗盯着人家,忽然想到了爹。
都是革命同志,爹是不是也这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她不由得发散开来,想象着爹的神采。
江队长站在台上,讲起了政策。
“乡亲们,县里开展扫盲运动,各村都要办识字班,咱们村就设在祠堂里,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
台下一听,就议论开了。
“江同志,您说女人家也能读书识字儿?”
“当然能了,解放了,提倡男女平等,不论是妇女儿童,还是老少爷们都要学文化,咱可不能当睁眼瞎啊!”
江队长的话很有鼓舞性,孙梅英听得两眼放光。
她斗大的字儿不识一个,大旺来信了还要请人念给她听,也没办法回信。这下好了,终于能读书识字了。
田小苗也很兴奋,恨不得喊两嗓子。
这是解放后,除了分地之外,办的第二件大事——扫盲。要知道,农村几乎都是文盲,识字的不到百分之一,尤其是女子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广大妇女翻身得解放的第一步,一定要迈出去啊。
旁边几个姑娘和媳妇儿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
可男人们大多沉着脸,盯着自家闺女或媳妇儿。见有人看过来,就拿眼瞪过去。姑娘和媳妇们见了,又把脑袋缩了回去。
几个族老也“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交换了一下眼色。
这时,有人站起来,说:“江同志,念书是好事儿,就让娃娃们去吧!俺们大人要下地干活,哪有空啊?”
“哦,这个问题好解决,咱们识字班分为两拨,白天一拨,晚上一拨,啥时候来上课都行,一点都不耽误……”
“可是,咱爷们儿识几个字也就罢了,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不好好呆在屋里,抛头露面的像啥样子啊?”
“大叔,您这封建脑筋得改一改,现在是新社会,甭说妇女学文化,就是出去做事儿都没问题……”
“江同志,您说的那是城里,咱山沟沟里可不兴这个……”
“大叔,不管是城里还是山里,都要追求进步!想想解放前,地主老财仗着有文化,把持着乡野,欺压咱穷人,咱好不容易翻身得了解放,可不能再走老路啊!再说,新社会讲究男女平等,男人能做的,女人也一样能做!”
江队长很年轻,可口才很好。
一席话下来,说得几个族老哑口无言。
妇救会主任田春华举起手,大声说道:“江同志,俺先报个名,给姐妹们做个榜样!”
孙梅英也大着胆子举起手,说:“俺也报一个!”
田小苗想支援一下,就奶声奶气说:“娘,俺也要去!”
“好,给俺家小苗也报上,一块儿认字儿去!”
这开了头就刹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