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弋眼瞅着沈夜穿过人群、俯身查看秦绯伤势,又见秦家一众侍从火急火燎地前来抢救自家小姐、将人抬上了担架,心下直呼“好家伙”。
眼前场面和原书里所发生的事,跑偏得有点远啊。
这段剧情难道不该是这样的吗?
秦大小姐为见沈大人一面,爬上燕台驿的边楼,却一个不小心脚滑从摔下了来,堪堪落入从楼下经过的沈大人怀中,然后秦大小姐就会面红耳赤地对沈大人来一段深情告白了。
萧弋按了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静默退出民众之列,可没走出几步,体内寒凉苦痛就再难压抑,只感觉自己被人剜了心、掏了肺,眼前骤然一片惝恍,身体便不可自控地向前倾倒。
他拿手捂着胸口,用尽全身气力才保持单膝及地,几欲无法喘息,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秦大小姐已被家仆救走,人群正值四散。
萧弋忍着痛抬头,却鬼使神差地与也将要离去的翊国公徐飐对上了视线。
有那么一瞬,徐飐眼波晃动,八分诧异中又生出了微末的一两分关切,萧弋则早背过脸去,不一时摇摇晃晃地起身,待到群众散尽,他也跟着一块无影无踪。
按照原文的进展,秦绯自打开篇起,就会不断与沈夜有交集。
可当下看来,伤筋动骨一百天,秦绯想要完全好利索,必得在家休养生息,不到春夏交季时,是哪儿也去不成了。
且说萧弋离开燕台驿后,一个人歇息了好一阵,才又有了走路的力气。他在燕京城内兜兜转转一下午,快到傍晚时,来到一条毫不起眼的小巷里。
这小巷子中有座同样毫不起眼的民宅,萧弋在宅子门口站了好久,盯着大门看了又看,却迟迟没有其它的举动。
要不是《天机令》原书里白纸黑字地写明,谁又能想到,老皇帝的嫡妻,也就是萧弋这原身的生母,出身琅琊王氏的高门贵女,会住在这种贫民阶层的地方。
萧弋这原身在书里头本就戏份不多,他的母亲,就更不可能有多少笔墨。
书里只用一句话带过,说王氏在原身出生后不久就变得疯疯癫癫,脑子不太正常,同原身一样不受老皇帝待见,却没解释她是什么时候疯的,又因为什么而疯。
当年老皇帝还在当太子时,王氏就是太子妃,然而后来老皇帝登基为帝,太子妃却未能晋升为皇后,更是在原身幼时,与原身一并被老皇帝踢出了皇宫。
所以说,那紫微垣里的中宫凤印,也是十几年来无人执掌,一直空悬至今。
王氏与原身母子二人起初住在燕京西郊的山野,也就是秦绯读书的那座开阳书院附近。
书上说,原身出生之日后,就被母亲嫌弃体弱无用,住在京郊的这段时期,时常遭受母亲的虐待。
原身心底对自己这母亲估计只剩恨意,所以搬离京城后就没再带着她,此后多年,都对她不管不问。
王氏能有这处宅子居住,还得多亏了翊国公徐飐。
徐飐虽然也不喜欢原身,但在王氏还是太子妃时,就与她相熟,二人也曾是友谊之交。
这么多年来,除了徐飐逢年过节会到这民宅中来看看,王氏身边也就只有个老宫娥不离不弃地侍候着。
可后来书上剧情又写道,萧弋这原身丧心病狂地想要弑母,老宫娥忠心护主,最终死于原身之手。
萧弋站在这宅子门前,被北风呼呼地刮着脸颊,心肺上又是一阵痛楚,就好像被降魔杵一击贯穿。
就在他摇摇摆摆站立不稳时,又见到巷子拐角处转出一道人影。定睛去看,来人却是换做平民装束的翊国公徐飐。
萧弋自知已避无可避,就也不再躲闪,冲徐飐挽了个笑容。
徐飐身份显贵,出行少不了前呼后拥,极少有像现在这般独自一人的情况。
只见他一脸肃穆,慢慢走近萧弋,眼神极度复杂。
刚才在燕台驿瞥到萧弋身影,实已在徐飐意料之外,这时又在这民宅前再见到萧弋,他就更加琢磨不透。
从前那些年,这孩子在他眼里一向不是可造之材,但自从去过金陵后,不知怎的,他心里似已对这孩子生出了一点点改观。
今日再见到萧弋,他竟又发觉,这孩子简直如同变了个人,眼中再没有他记忆中的那种阴狠乖戾的感觉,甚至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想与他搭话。
这还是徐飐有生之年,头一回见到这孩子笑起来。
于是他也在有生之年头一回发出了感慨,这孩子的笑容,居然这么好看。
“晏之。”徐飐沉着嗓子叫了萧弋一声。
“怀宁叔。”萧弋也很尊敬有礼地回应了长辈。
“晏之”、“怀宁”,分别是萧弋原身与徐飐的表字。
书里头拿“晏之”称呼原身的人,屈指可数。
想当初,原身还在娘胎里时,老皇帝也还在当太子。他也曾对原身寄予厚望,是以为他取名为“弋”,取字为“晏之”。
“弋”字有“狩猎”、“利箭”之意,老皇帝想要这孩子做自己最锋利的箭,将猎物一击即中,又想这孩子的出世,可保大邺繁荣昌盛。
那会儿他甚至对天请愿:愿吾大邺海清河晏、愿吾子弋一世清平。
可惜了,事与愿违。
原身出世后,老皇帝对着原身那副病恹恹、阴恻恻的面孔,兴许只想亲手掐死这不成器的东西。
“晏之,我从没想过,你会到这里来。”徐飐的目色稍显温和了些。
萧弋到这儿来,不过是因为一时好奇心起。
他正想着如何编瞎话,却听徐飐又道:“从前我小觑了你,不知你仍有这份心。既然来了,那便随我去看看你母亲吧。想来,你们得有七八年没见过面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徐飐见萧弋脸色极差,犹豫一下,又问萧弋道:“你近来身体可还好?”
“不敢劳怀宁叔挂心,我没事。”萧弋摇摇头,勉强笑了笑。据他对书中剧情的了解,翊国公徐飐,可从来没有主动问询过原身的身体状况。
“你现在身份特殊,外面总归不安全,进去再说。”徐飐转身去叩门。
不消多一会儿,宅子的大门便打开了一条细缝。
一个很上了些年岁的老妇人,警惕地从门缝里探出头来。
她见来人是徐飐,才稍微放松了神情,轻轻向翊国公问了声好。
老妇人转脸就也瞅见了萧弋,脸上立马又带上了一丝迟疑,贴着徐飐的耳朵问道:“翊国公,这位公子是?”
“自己人。”徐飐一边答着,一边示意萧弋随他入内。
这老妇人应就是那个经年累月照顾着王氏的老宫娥。
原书里压根没写过这老宫娥姓甚名谁,萧弋不好称呼她,便冲这老宫娥点首含笑,以示友善。
莫说他与原身给人的观感大有不同,就是原身,也已从小孩子长成了少年人,这么多年不曾见面,老宫娥认不出他来,太正常了。
这处民宅占地不大,将将足够两到三人生活,房子看着普普通通,院子里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事,只摆着几盆枝叶凋零的盆景。
原身的母亲王氏,本应是大邺的国母,却只住在这种平民百姓的居所,委实是有失身份。
将徐飐与萧弋让进院子后,老宫娥飞快地就关上了宅子的大门,又上上下下打量起萧弋,还道萧弋是徐飐门下的年轻幕僚。
可即使是翊国公府的门客,是徐飐非常信任的人,他也从没带除他自己外的其他任何人来过这儿啊。
老宫娥满眼的不明所以。
“夫人何在?”徐飐环顾一周院子。
“老样子,佛堂,”老宫娥嘴上答着话,端了茶水过来,视线却没能从萧弋身上挪开,“您也不是不知道,小殿下离京后的这些年,夫人平日里除了吃斋念佛,再也不做别的。”
哪怕不是皇后,王氏也是太子妃,该称她一声“娘娘”的。但徐飐问的是“夫人”,老宫娥也明显一早接受了这“夫人”的称谓。
如此说来,王氏莫不是已经彻底舍弃了曾经尊贵的身份。
“罢了,我等便先不打扰夫人,”徐飐点点头,又回目对萧弋道,“晏之,你——”
他才刚开口,那老宫娥已因听到“晏之”二字而过度诧异,失手打翻了端着的茶盘。
幸而萧弋眼疾手快,在茶盘与杯盏落地的前一刻,稳稳地都给接住。
“你是——小殿下?!”老宫娥惊得一退在退,手足无措地冲着萧弋就跪,“不不不,现在应该是……黎王殿下?!”
萧弋把茶盘放到台面上,赶忙回过身来扶起老宫娥,古人这动不动就三跪九叩的大礼,他可受不起。
老宫娥一双老眼仓皇四顾,为什么眼前这个温润有礼的少年人,与她印象里那个动不动就虐杀小动物的小殿下,能差出去十万八千里呢?
可再细细地端详萧弋那张脸,也依稀是能辨别出小殿下幼时模样的呀。
这么多年都没来看过自己母亲一眼的人,怎么就突然出现在这儿了呢?
他这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怀宁叔,你瞧,我这是把老人家吓到了。”萧弋自嘲似的一笑,稍后却又皱起眉毛,背过身去以手掩面,低低咳了一阵。
“殿下,翊国公,外面风大,快来屋里坐吧。”老宫娥咽了口吐沫,从萧弋的咳声中确认,他真的就是那位病秧子小殿下了。
萧弋从徐飐与老宫娥的言谈中得知,这老宫娥名唤“春韶”,便改口叫老宫娥作“韶婶婶”。
这却又令春韶更为心慌。她记忆中年幼时的小殿下,可是连父母都不舍得叫出口的人,更遑论她们这些卑贱的婢子。
奈何事实摆在眼前,她无法理解,却不得不接受。
萧弋随徐飐进到室内,徐飐借口支开春韶,与萧弋说起昨日萧肇造访一事。
“怀宁叔……”萧弋一阵三叉神经痛。原身穷凶极恶犯的事儿,却教他百口莫辩。
徐飐扼腕:“你大错已铸成,现在说什么已都于事无补。也罢,萧肇那边我会周旋,先以大事为重。”
翊国公所谓的大事,必然是圣上交付与原身的任务。
这也才坐下没多会儿,萧弋就觉得眼皮儿越来越沉,心肺上的苦痛也越来越强烈。
他强忍着不适喝了杯热茶,可这一次,将茶杯打翻的人,却也换做了他。
“哗啦”一声脆响,茶杯脱手而出,落地开花,萧弋的脑袋,则重重砸在了桌上。
徐飐快速站起身来,指尖搭上萧弋脉象。
过于虚弱的脉搏,只教他几乎触摸不到。
这孩子已病重到这种地步,又是徐飐没料到的。
而萧弋这样子,更是又一次骇到了老宫娥。
“翊国公,黎王殿下他……他……”老宫娥捋了老半天的舌头。
“他现在哪儿也去不了,先收拾张床铺,让他休息吧,”徐飐蹙着眉,深沉道,“我出去抓几副药,稍后回来。”
翊国公说走就走,出了小巷,便往热闹的大街上去,却不想出了药铺,又在路上和沈夜撞个正着。
沈夜见到徐飐,自然停住脚步,又见翊国公上午时还不是这般装束,身边也每个侍从跟着,心下不免疑惑,但碍于徐飐身份,他也不好多问。
沈夜正准备要去的地方,却是秦府。
秦家的仆从跑去锦衣卫北司衙署,好说歹说,终于求动了沈夜前去探望自家小姐。
沈夜与徐飐短暂寒暄,就此别过,却也在暗中留心分辨了一下徐飐手上药包的味道,猜想应都是些驱寒固暖的上好药材。
这倒是有点怪,翊国公府上,有身染寒疾的人吗?
徐飐回到僻静小巷中的那处民宅时,已然入夜。
萧弋恰也是在此时苏醒的。他感到自己躺在柔软的被褥中,好像有人正在细心地给他掖着脖子一圈的被角。
被窝里甚至暖和得有点过火,萧弋动了动手指,就碰到了贴身放着的汤婆子。
睁眼那一霎,他便见到床头坐着个中年女子,虽带着满面的愁容,却仍能看出年轻时不俗的风华,是个大美人无疑。
女人冲萧弋笑笑,轻抚萧弋的额头:“好孩子,回来了就好。母亲一直念着你,只盼着你能回来。一晃你都长这么大了,母亲险些不敢认你。你长大了,母亲却老了。我这副丑模样,当真无颜面对你。”
原来这就是原身的母亲王氏。
疯子?这可一点都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