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代表着“双亲”的是一对牌位,供奉于宗族祠堂之中。
傍晚,刘备回到家中,发现家中并无余粮,只剩余些许并未编织完成的草鞋,以那数量而言,倒不像是自己穿的,反而像是要拿出去卖的。
“玄德兄!玄德兄在家吗?父亲让我带些东西给你,”同宗的刘姓少年叫刘德然,他在刘备屋外呼叫,待刘备为他开门,笑着将带来的布袋子交托给了他。
少年人的父亲是刘备的族叔,时常接济靠卖草鞋勉强生活的刘备。
其实,村中人的生活并不富裕,刘德然的家中也同样如此,尽管大家都生活艰辛,却仍能互相帮助。
“多谢族叔与德然贤弟了,”被“接济”的感觉很新奇,曾经他坐拥五星级农场,时常接济别人,或许用好东西与玩家们进行交换,这还是头一回体会“白拿”与欠人情的感觉。
第一次白拿人家,让刘备有些羞愧,也有些别扭,更多的是感激与温暖。
若没有这些“接济”,今天刘备就得饿肚子了。
“玄德兄与我客气什么?我们不仅是同族表兄弟,更是师兄弟啊!”刘德然笑道。
刘德然回忆起家中父母的争执,藏了些心事。
近些年天灾频发,关塞之外的胡人时常作乱,他们所在的幽州是天灾、**都挤在一块儿了。
刘家村所处的涿县还好一些,地处涿郡中心,涿郡又是幽州的核心区域之一,胡人进犯不得。只是天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已无法挽回,今年又遇上一回征粮,更是雪上加霜。
自家日子并不好过,母亲一直不赞同父亲时常接济同族的族兄,父亲却认为族兄生来不凡,日后定会有大出息。
刘德然欲言又止,最终没有憋住,轻声告诉刘备:“安稳后,太守恢复了涿县的商市,玄德兄若是有编织好的草鞋,或许去县城中售卖能卖出高于村中的价格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