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 211 章

回去路上便一直在想这个事,两人也商量了一路。

于小丽自然不能跟她说,多年以后红砖房肯定要看涨,毕竟以冼富强的赚钱能力,和郑冬梅跑运输的水平,几十年以后能不能成为亿万富翁还是很明显的,光冼家村这个位置,以后拆迁分到的房子都够她吃的了,对于于小丽来说,红砖房是印刻在记忆深处最深的一些东西。

“我这手里头实在是没有闲钱,车队那边还压着很多钱呢,这房子要是二十万,我可能想想就拿下来了,可是三十万要一口气拿下来,就算我想买,还得要阿强同意。”

而且现在也没有贷款和借钱的途径,不然现在房子怎么这么难卖呢?

“说的也是,村里的厂子改制以后,村长投了不少钱进去,你一下子要拿出来几十万买房子,他可能会觉得有压力,更何况你两加起来房子多,关键是他也不想从村里搬走啊。”

“你说的是,我两加起来房子住都住不完,这不是我婆婆年纪大了嘛,村里人都盖了新房,阿强也想我婆婆过几年好日子,这几年想把房子重新修了,也像你们那样,污水管道搞起来,房子里头搞马桶,厂里也要加投生产线,钱要花在刀刃上......”

关键是郑冬梅去年没往外跑,她大手大脚花钱又习惯了,生个孩子前前后后的花了一万多,在当年可都是产妇最高的配置,现在手里头确实也不宽裕。

于小丽想了想:“是要好好考虑一下。”

她也要好好考虑一下,最近在食堂开的这店生意不错,王明明甚至在跟她商量是不是要在羊城其他大学投标,多开几家,不光是大学,有些工厂也会给食堂招投标,这样算下来买房子的钱确实会有些紧张,再者说,三十万只是前期的投入,后面还要花钱维修装修,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一处要钱的地方都不少......

等回去了跟韩学礼讲,韩学礼倒是比她兴趣还大。

“东山口的房子都是有历史底蕴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花钱都买不到的。”上次去过一次医学院,他回来以后就念念不忘,民国时期的建筑物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作为一个文化人,韩学礼很喜欢藏在建筑物里面的魂。

“郑冬梅他们怎么说?”

于小丽把郑冬梅的意思说了,可能不买,但这房子她考虑了很久,还是想拿下。

就是三十万的价格想往下谈一点,最好能往下谈一点。

韩学礼听了这个价位,倒也没说什么,最后憋出来一句话,倒是跟于小丽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房子如果是跟商品房一个单价,倒也不是很贵的......”

在他看来,独栋的稀缺性可比楼梯房高多了。

让郑冬梅真正动摇的是一个叫孙宇的专家,在《羊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著作。

《低收入者,买不如租》

专家从经济学角度算了一笔账,分析了当下的租售比,又算了一下把买房的钱存进银行的利息,从八五年开始,银行八年存款的利息有八个点只多,一套房子四万块,如果把这四万块存进银行,一年光利息都有三千二,用这笔钱支付租房的租金,已经生活成本,都是绰绰有余的。

而买了房,背负了巨大的负债以后,面临着物业管理费用,水电费等等,又会形成一笔不轻的负担。

而就当时的普通人来说,要多久才能存到三万块,四万块钱?

专家一发言,立刻就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郑冬梅一咬牙,索性决定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