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后来她送到圣上身边的女子,除了不如那女子擅长口技,能拟鸟语人言,哪个不是柔媚可喜,远比那女人强。

圣上不欲在此处纠结,睨了她一眼,索性挑明:“皇后今日来,是有什么事?”

“妾也没什么旁的要紧事,不过是想请圣人何时再去谈经论道,携妾同往。”

袁皇后本是不喜欢圣上信道教的,然而他又不肯听。

自从张真人等受宠后,帝后的关系似乎逐渐更淡,因此也不得不顺着皇帝的喜好来,尽量教张真人说几句大皇子的好话才是。

“妾之前也不知道是怎么得罪了张真人,前些时日送了些礼物与他,宫人还说真人闭关不受,想着亲自过去问一问。”

她笑吟吟道:“妾有心向道,圣人不会介意罢?”

若是早先她晓得张真人如此不识趣,轻慢皇后,必然要生出些什么办法治一治他。

现在大皇子都到了知人事的年纪,皇子们总无封爵赐恩,集聚在长安中不能出京,底下几个庶子见昭徽不得宠爱,少不得要生出别的心思。

圣上倒大在意皇后信什么,只是前朝不时会有立东宫的声音,不免教人厌烦,听她说起送了礼物与张真人,唇角噙了淡淡笑意。

“若是为此大可不必,”圣上教内侍过来解下厚重朝服,漫不经心道:“他闭关数月,朕也不见,你要是有心,倒也不在见与不见,殿内诵些经也是一样。”

袁皇后听圣上推拒,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殿内也没有格外娇媚的侍女藏匿其中,心中微微疑惑他怎的在西苑能耽搁两日有余。

但她想知道皇帝召谁侍寝也不是什么难事,不在此处过多纠结,只笑吟吟地埋怨道:“妾身同圣人几次说起昭徽的婚事,圣人可是不中意崔家的孩子?”

万忠正将皇帝的外袍解下交给小黄门,听皇后与圣人说笑,禁不得出了一身冷汗。

圣上未必多信张真人,甚至让一个道士左右东宫建储,不过是要他说些圣上不好言明的话,拿来压一压皇后,教袁皇后少在太子位上这样上心,今上心里便是不愿意立东宫,皇后又能怎么办?

且她将郑氏女送过去,尚可以说不知情,但为大皇子选择婚事上,又来触皇帝的忌讳。

“朕确实不中意,”圣上淡淡道:“崔氏兴起以后,百年间都不见有女儿做皇子妃。”

崔氏之所以兴盛,并不靠女人裙带,直到做了本朝第一大族,更不喜欢与皇室联姻,先帝格外钟爱今上,想为他寻一门高贵亲事,即便是在外征战,路过崔家时也换了衣裳,亲身与儿子拜谒提亲。

“任凭王谢袁郑,陛下要选秀入宫,还不是要跪伏在天家脚下,”袁皇后也听说过当初崔氏的答复,不禁面上微僵:“天下大定,所以也该教昭徽开一个头,替皇父出出气,让那些不肯的大族知晓世殊事异,圣人不觉得快意么?”

“还是算了,联姻是为结两姓之好,朕不喜欢勉强,”圣上虽笑,却微含了不快:“若认真要开这个头,朕以强权相迫,只怕还没有昭徽。”

他转过头来,夫妻相对,竟隐隐剑拔弩张,“皇后这些时日既然常与泾阳来往,你是舅母,也该关心些谢家子的婚事。”

“你瞧泾阳膝下的四郎,与崔娘配么?”

……

郑观音这几日没有被唤进去奉茶,也不曾见到观主身侧常跟随的那几位近侍,心下微微奇怪。

后来才从旁的道士口中不经意得知,观主出门访友去了,得几日后才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