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在‘时尚’这个议题上,时尚界是站在明星们的上游的,而艾普莉却又站在时尚界的上游...这可一点儿不开玩笑,主要是艾普莉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代表了时尚的生态链顶端。
时尚圈要打造怎样的时装?最开始时尚就是贵族的玩物,路易十四创造了‘时尚’的概念,为的是耗费掉贵族们的金钱,让他们实力下降,不得不呆在凡尔赛宫,围着自己转。再之后,时尚也依旧是有钱人的专属,香奈儿那些设计师的时代,他们的衣服就是专门做给有钱人的。
到后来、到当代,固然普通人也可以追逐时尚了,但真正能毫无顾忌地购置名牌衣物的,怎么也算是有钱人。只不过这个群体因为生产力发展变大了,没有过去那么‘天顶星’了。
所以,时尚本质上还是要讨好这些‘上层社会’...这大概也是很多时尚大牌当下的尴尬之处。顺应潮流,他们会做街头潮流、耐用工装、职场套装等主题的设计,但问题是,真正搞街头潮流的叛逆少年,要穿工装、职场套装的人,有几个能够日常消费香奈儿、普拉达、爱马仕这些品牌的服装?
而有那个消费力的人,又不喜欢这些——设计师做的好的话,还是喜欢的,也不是说工装就只能在工厂里穿了。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时尚大牌产出的高级时装,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究竟是抱着怎样的想法设计的呢?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设计根本不是给工人、叛逆少年、底层打工人的,但它们偏偏又要做那个方向的设计。体现在最终成品上,就很容易充满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体现不出大众化设计该有的勃勃生机的同时,还显得做作、可笑。
这样的设计,有钱消费大牌的人当然不会喜欢。
知道时尚要讨好的人群之后,就能明白为什么艾普莉会是时尚生态链的顶端了——时尚大牌面对的最佳消费群体们,大部分要求他们用细节,他们‘自己人’才能看懂的细节,设计服装,展现出一个出身书香门第、待人和善、真诚随和的年轻女孩儿形象。
本质上,艾普莉就是这一形象的具象化...或许她不那么随和,但她自带的‘传奇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她现在就是时尚大牌的客户们的‘崇拜’对象,这种崇拜不见得是他们喜欢她,只是单纯的他们想要塑造和她一样的形象,或者至少靠近。
将艾普莉当作靠拢对象,对这些人来说是更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保守的‘上层社会’其实是想和明星们带动的大众时尚做分割的。
这种心理很好理解,比如说很久以前的贵族,是很追逐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各种新鲜的东西他们都要首先尝鲜,以显示自己的富有与权势。但后来,比他们低一层的有钱人也能追逐同样的东西后,他们就会反过来变得保守,去追求更‘传统’的东西,继续划分出这种和下一层的不同。
艾普莉的风格,在最近两年里,已经或多或少地成为不少品牌新设计的灵感与风向了。虽然因为艾普莉对于成为某个品牌的‘灵感缪斯’不感兴趣,各大品牌无法宣布她就是某某秀场的‘灵感缪斯’,从而获得最好的宣传效果,但实际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很清楚。
艾普莉都可以俯视时尚界了,作为受时尚界影响很深的‘买手’,梅丽当然只想留在艾普莉身边——因为她是艾普莉的买手,很多富有的女性都对她大感兴趣,希望她为她们工作。甚至,一些高级门店,也希望雇佣她。
不过门店的邀请梅丽都拒绝了,毕竟她当初选择做私人买手,而不是为门店工作,正是因为私人买手能做更加个性化的选择。她一直认为,为门店工作的那种买手,时间长了就完全没有个人的品味了,更像一个单纯的采购。
梅丽是一个大约三十出头,有一头金棕色头发,五官凌厉的女人——以传统的审美来说,她不算美。但在审美越来越包容的现代,她的魅力却是很明显的。她有一种‘大女人’之美,关键是美的有特色,有高级感。但又不至于像T台上越来越过火的模特一样,脱离了T台之后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梅丽和在场几个女孩儿都打了招呼,然后还给她们介绍了自己带来的两个女孩儿:“这位是伊娃,她的身材数据和莉儿是一样的。这位是斯嘉丽,她的身材数据和罗思文小姐、鲍威尔小姐的差不多。她们之前都是做平面模特,兼做车展模特的。”
“今天由她们为小姐们提供试衣展示服务。”
梅丽带了一大堆衣服来,有的衣服是需要上身才能看效果的,相比起人台,当然还是真人试衣更好。但衣服的脱换是很费体力的(这一点很多做穿搭的UP主经常抱怨),平常只是穿脱一套衣服还好,但如果连续不断地穿脱,特别很多衣服还不那么方便穿脱的时候,那就真是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