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其它小说 > 骄奢文豪 >

第101章 第101章

“当然、当然,大家怎么说来着?智慧是新性感,他就长了一张聪明的知识分子脸。”

“不可否认,金钱也为知识镀上了一层金光...尽管大家都为‘艾普莉·海多克’的脱离现实而惊叹,但我想说,难道她的父亲不是先她一步脱离现实了吗?完美的事业,完美的婚姻,还有高尚的品格...他完美的无聊。”

“说到艾普莉·海多克,今天好像还有《新闻周刊》的人来采访,听说他们要给海多克家拍全家福,用在他们的头版头条...不愧是《新闻周刊》,总能做到我们做不到的,他们是怎么预约到海多克家的全家福的?”说话的人有点儿酸溜溜的。

事实也是如此,戴维斯·海多克要为锋锐新出的‘人造血液’出来站台——部分原因是董事会希望他如此,好推高股价。另一部分原因则比较实际,那就是要通过大量宣传,以及拉各个专家出来背书,让大众能够接受人造血液。

不管怎么说,‘人造血液’在大众那里还是个过于科幻的概念,而且‘血液’和普通的新药还不太一样,生物属性太浓了,总容易让人想到基因编码、生物改造之类危险的东西。

这样一来,大众很容易就会怀有某种‘防备心’,难以接受人造血液,这对锋锐当然是大大的不利。

不过,对于这类情况,药企也算是有经验。没有什么捷径,就是靠媒体刷屏科普,靠知名科学家出来背书。虽说这年头媒体的公信力是在不断下降的,专家也不是都很可靠,但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时,媒体的反复说明、专家的背书,还是能有不错的效果的。

至少能帮‘人造血液’打开局面,而局面一旦打开,接下来就要靠人造血液的实力来说话了。

只是,当下戴维斯在媒体上会高调一段时间没错,却不代表他愿意将家人,尤其是孩子们都拉进来。

虽然海多克家的人,本来就没有默默无闻的了。莫妮卡作为‘泊世’的CEO,对她的报导可比对戴维斯的多。

亚当,新晋的创业富豪,纽约红人。艾普莉更不用说了,她是一个知名作家,还受到大众追逐,名气比家里其他人加起来还大。

相对没什么名气的是双胞胎,不过他们其实也在艾普莉被扒的时候,牵扯了出来。大家发现这可真是两个宝藏男孩儿。

各种青年科学家的学术竞赛,他们拿一等奖拿到手软,还不满18岁就在一些重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还有14岁上哈佛,17岁早已经完成了大学课程,他们现在都在实验室做事,为自己的两个硕士学位努力了......

再看看他们的照片,啊,又是两个帅哥...亚当也是帅哥,但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帅哥站在一起,杀伤力就不是加倍那么简单了。在这个年头,眼球经济真的是加强到了顶点,很多人居然就迷上双胞胎了,关心他们做的什么研究。

要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这可大多数是从不关心科研的人!

关心研究?呵呵,明明是馋他们身子啊!

海多克家都有名气,这也是《新闻周刊》尽力争取‘全家福’的原因。而其他的媒体并不是不想打包海多克一家,是奈何没有那个人脉,不能够啊!

《新闻周刊》的摄影师为了拍好这一张照片,在戴维斯现在的住所里临时搭了背景,各种灯、打光板之类的也是一应俱全。给海多克一家拍照,就和给明星拍照一样,非常注意呈现出来的‘颜值’。

这当然是因为海多克一家都是高颜值,不凸显这一方面就浪费了——虽然《新闻周刊》是顶级大刊,影响力惊人,一般不屑于使用小报手段。但既然是报刊,肯定还是希望吸引更多关注和讨论的。

最后拍出来的效果也让《新闻周刊》满意,照片上的海多克一家,并不像大多数同类照片那样‘严肃刻板’。

这类以豪门家族为主题的照片,大概都是仿照以前油画时代,画家为贵族家庭画的家庭肖像画。一家人在一起,或坐或站,有核心,有主次,一般会穿黑白两色的正装,精英范儿十足。

海多克家有些不一样,相对来说轻松很多。戴维斯并不穿正装,外套是厚实的毛线衫,看起来像个普通知识分子,多过药企老板。毛线衫柔软的材质,极大增加了可亲感,就连科学家的超然都不见了。

至于莫妮卡,她倒是穿了套装,和戴维斯的毛线衫一样是浅棕色的,从颜色上将照片里的‘父母’和‘孩子’分成了两部分——亚当、双胞胎和艾普莉,都是穿着更鲜艳的颜色的。

比如艾普莉,她就穿了一条白色连衣裙,然后又穿了一件明亮的天蓝色粗麻花宽松毛衣,蓝色非常亮眼。

这样的服装风格让海多克一家显得非常亲切,没有了豪门世家的酷炫没错,但也没有了高高在上。加上海多克家的人都很好看,营造出来的其实是更偏向中产的、有用人阶层的感觉。

这很讨好,既不会让底层痛恨,也不会有刻意营造亲民形象带来的虚假感(有的政客和资本家就是这样的,明明是出身上层中产或者资产阶级,却努力经营一个平民形象。甚至做的过火了,头发乱糟糟、衣服不合身、说话粗声粗气什么的),还交好了中产阶级。

“我很喜欢海多克一家,他们确实是我想象中的豪门成员会有的样子。读过很多书,敏捷聪明、各有成就、目标明确,也没有三观不正,盛气凌人...好吧,或许他们只是装的很好,装的三观正、平易近人。但这有什么的呢?能伪装的自然,那不就是真的吗?”结束采访后,回程时记者之一对自己的同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