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县试,卫若兰运气好,往年农历二月份天气都很冷,今年到了考试那日太阳照在身上都是暖洋洋的,正是老天照顾考生们。
不过远在江南的贾蓉贾蔚就没那么好运了,一大早就阴云密布的,考试考了一半,大雨哗哗的便落了下来,不时还响起轰鸣声,有那运气不好的,棚子都在漏雨。即便不漏雨的,雨下了一会儿纸也潮了,字写在上面都晕染了。
好在大家都是如此,不然这卷面的第一印象肯定就不好了。
张氏和王氏若不是为了等两个孩子考试,也不会在贾琏这儿久留了,这次陪他们过来考试,也是准备得了成绩便直接离开的。
等到他们考完了试,也顾不得去理会考试情况,直接就灌了两碗姜汤下去,不然江南这边潮湿,若是受了寒可是了不得的事。
等到放榜之后,不止贾蓉贾蔚,就连京城的卫若兰也都考上了童生,张芮虽然高兴,但是已经不如当初贾瑚他们兄弟考上的时候那般兴奋了,就连张氏和王氏也有点儿这样的心情。
四月份的府试三人也都参加了,虽然考过了,不过名次都不算靠前,乡试便只能暂缓,等到有把握的时候再参加。
终于孩子们都考完了,张氏和王氏便想着如何安排这两个孩子,她们之前已经写信给婆婆,准备四处转转之后再回京城,婆婆已经同意了,可她们请示的时候可不包括这两个孩子。
贾蓉的年纪不小了,考完试就要回去议亲,贾蔚是大房的嫡长孙,也不能跟着她们在外面耽误时间,张氏便想着让他们两个回去。
只是贾瑚寄信过来,无论如何也让贾蔚跟着她们一起,无可奈何之下,张氏便只能在身边带着贾蔚,至于贾蓉,再如何不想走,她都是不能留的,所以最后出来的时候几个人,回去的时候就只剩贾蓉一个。
张氏和王氏早就规划好了路线,也安排好了护卫,第一站便是贾玫他们所在的府城,既然带着贾蔚,那么他们的计划里便要加上拜访当地大儒,总不能让他把学业落下。
若是途经哪个地方他们喜欢,便多住一段时间,不喜欢的便修整一下就离开,就这么一路南下到了贾政任职的县。
那山路太过难走,王氏心里嫌弃的不行,可这是去见她相公,就是心里不愿意她也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当然,所谓的不明显也是她自以为的,在张氏眼里她那张脸是黑的不行。
她们来之前提前给贾政送过信,所以还没进县城的时候,一行人便见到了等在那里的贾政,认出来那个黑鬼是贾政的那一刻,虽然心里早有准备,王氏表示自己真的很想走。
贾政见到亲人很是激动,热情的邀请大嫂和妻子去他管辖的县,边走还边看着贾蔚感慨道:“没想到蔚儿已经这般大了!”
王氏不想与贾政说话,但张氏不能如此,便笑着答话,注意到贾政看王氏热切的眼神,心里好笑,也不枉她坚持来看贾政,能见到王氏不舒服,她就浑身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