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用‘那能一样嘛’的眼神看了她一眼,望向窗外的碧海蓝天。巡游有其重要的政治意义,他们那是真去玩。
阎君法驾经过之处,有一群正在临海听涛的神鬼仰头看了看:“我们要去拜会阎君么?”
一人正在赤足趟浪水:“不去。”
有人在海边的礁石上静坐:“我也不去。”他当然不敢去,他是翘班出来玩的城隍。
“我去看看,阎君突然来到海边,有什么用意。”
“你快去,诗中必然记你一句。”
说话之人就不敢去了,好朋友笔下不留情,诗里一定讥讽他追逐阎君抛下朋友。
到了海边荒芜的沙滩上,安营扎寨,把寄居蟹踢走,几名不安分的鬼差偷偷去掏象拔蚌:“真的能滋水!”
“喂你在挖什么?”
“牡蛎啊!听说这玩意好吃又出珍珠。”
“真的吗?那忒好了!”
只有龙王和神鬼们能搞到鲜活的海鲜,但龙王不屑于卖鱼,只是搞庆祝活动时撒一波鱼,与人鬼共庆。神鬼可以去人间,确只拿够自己食用的海鲜,并不多抓,更不以此牟利。普通的鬼买不到鱼。
海市蜃楼不是天天有。可是阎君要来看就一定有。
海上出现了海岛的幻影,漂浮在天空和海洋之间的仙宫,楼台殿阁,雕梁画栋,美人行走在山石草木之中,一条瀑布倾斜而下,如玉带挂天,又似黄河之水天上来。
嬴政感慨的叹了口气:“当年我正是见到这等奇景,才相信海上有仙山仙药。”
我不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的人,但当时的官员屡报见到仙山,到秦皇岛时也亲眼得见,仙山飘在海面上,人物风景无一不真,这才相信。万万没想到,眼见不为实。
吕雉不是第一次看,也欣赏了一会,笑道:“难道这才是蜃的正确用法?”我哪里的蜃只能制造幻梦地狱,还要住在锦绣堆中,还要每隔六十甲子轮班回老家休息,生长发育。不对,这是用法不同。
龙王去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上旅游了,才去了十多年,还有十几年就回家,出来款待阎君的是东海龙王的长子长女,也是两名龙王。
“请到幻空之中略用美酒与鱼脍。贾岛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等将此合二为一,云即是山,山既是云。”
嬴政颔首:“甚妙。略具薄礼,还请笑纳。”
龙王笑道:“当年阎君生前,在东海之畔祭海,便是我收了玉璧,如今摆在殿中。你渡过长江,沿海北上,抵达琅邪、之罘。看见大鱼,即发箭将鱼射杀。”
另一位龙王没笑:“那鱼是我变得,在那之后我才明白,爹娘嘱咐哦别去人多的地方看热闹,果然是至理名言。”
嬴政一阵无语:……你活的真长。有点尴尬。
……
人间的新君李恒先把生母郭贵妃封为皇太后,随即在宫中内外大兴土木,索要各地贡品,每天沉迷于犬马嬉戏之中。百官上书劝谏,他全都表示说得对,把虚心纳谏、坚决不改做到大成。
皇帝索要贡品之所以昂贵,并非只因物品的价值,而是因为不论是什么东西,收集时就劳师动众,运输时损耗颇多,运费还非常高。当年从边镇运核桃到首都去,绝非五斤包邮。
李恒不仅任用元稹,还任用了一些糊涂官员,这些官员认为藩镇已经平定,不需要投入辣么多的财政,皇帝也不用节俭,咱就裁军吧,裁撤军籍可以给国家省钱,这样皇帝花点,咱们贪点,是不是很快乐?
是的呀!除了被裁去军籍,又没有土地的军卒之外,人人都很快乐。
军卒们先躲在山中以打猎采集为生。
李纯气的把斧子都丢了:“三代人苦心经营的雄兵,被这等无知之徒败坏殆尽。他若不能翻然悔过,将来必送他去陪着玄宗修假山。”
无业流民是社会动荡的基础啊!!
“现在哪里就到了马放南山的时候!更何况……裁军之后得给出路啊!”给土地,把宫女分给他们当老婆,这样就都安分了。
李隆基感慨颇深:“聚则万乘,散则独夫。”
李适也说:“朝作股肱,暮为仇敌。”
李亨:“不知创业之艰难,不恤黎元之疾苦。”
李渊:“谓威权在手,可以力制万方。”
李世民:“谓旒冕在躬,可以坐驰九有。”
在闲聊之中就凑出来一篇批判李恒所作所为的文章。但到最后,李纯还是对儿子给予厚望,希望他能学习楚庄王,三年宴游无度,然后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不是父子感情有多好,而是没别的办法。
武曌过耳不忘,负责写了下来。
太宗又说:“纯儿去我屋里拿药。我自己配过一副药,专治被不肖子孙气的头疼头晕、目眩口苦、浑身无力。”学医的人哪一个不喜欢自己给自己撰方使用?何况现在已经死了,在用药方面可以放飞自我~~
帝镇中一片静默。
刘彻忽然说:“哎,我当年就没这药可用,只能生生的受着。”
武媚娘不仅静默不语,还悄悄溜走,心说:以前说到这种话,都是陛下过去撒娇或陪他一起哭一会,陛下今日不在,别的事我可以代劳,这件事恐怕不行,哈哈哈。
李纯:“多谢太宗。我现在不想服药,想试试针砭。”
“那你要当心。都说鬼魂是气体所化,不要把自己扎的泄气。”
李诵和李纯互相给对方泼了一盅桂花油,用砭石互相刮的浑身通红,本来针都准备好了,穴位也选好了,被太宗这一番恐吓,有些不敢下手。
思前想后,对视半天,默默的把金针放在盒子里,把盒子收起来。练习针灸的第一步,用一沓宣纸捆扎好,用金针轻松扎透,手指用巧力,手腕直上直下。这一步已经完成了。
“等以后能出去时,去医馆请名医来问诊吧。”
“正该如此。”
……
有一篇名为《辛公平上仙》的小说流行开来,里面写的是皇帝被迫‘成仙’去了,有血迹,有强迫,有军队和宦官。
唐顺宗李诵:“说的是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