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李泌+偷贴

“只有唐朝才有这种追封兄弟儿子的事,真让人头疼啊。”

“其实我原本没想让李弘李倓进入帝镇。”但前者哭的有点动人,后者自己打包了行李,这种事都不重要啦。

“他们唐朝的皇帝足够自由了,三个皇帝随意出入。还想要什么?”

“唔,其实他说的这也没错,但如此一来,对唐朝未免太好。”

“是啊。”

“儿女双全这个状态,显得我们对汉朝特别不好。”

阎君们研究了半天,通知他:“不行。可以默许你和李倓等人频频见面,但他既然甘愿入内陪伴父兄,就得遵守规则。”

……

唐玄宗自己仔细看看,也觉得把假山修的像坟墓,唐朝只有皇帝是依山修陵,王公大臣依然是平地挖土包包。思考再三,他在山上撒了十斤松子,等到松柏长得郁郁葱葱时,看起来就好一些了——有那么一点点像昭陵。

李妙儿:“有句话说得好,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

“说什么?”

“说现在的飞钱这个事儿,干好了帝镇见,干不好宝货地狱见。”

武曌正在伏案画图,不论如何新裙子总是要做的,她正研究如何减少工艺、压缩成本、保持好看:“你少交往这种不三不四的朋友,一张口就是流氓气。”

李妙儿无奈:“我只是听说而已,不是朋友。”

李治在旁边喝茶看邸报,抖了抖纸张:“你娘说的是你的语气。知道的说你是安定思公主,不知道还以为你是汉高祖变成了女人呢。”刘邦最近都在外面玩,他知道。

李妙儿:“……我的语气有什么问题?”

等到父母回家,李治换了一种语气,把这句传言告诉太宗。

听起来纯洁可爱。

李世民现在对皇帝持有保留观点,把盖棺定论进行到底:“飞钱的计划非常优秀,如果出了什么事,也是官员执行不力,趁机盘剥。就现在来看还不错。”

长孙无病看出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劲儿,笑道:“不要紧,如果做得好,就像李豫,如果做的不好,就像李隆基。”

皇帝们纷纷叫好称是。

李豫本来在盘腿坐着,被这么一夸赞,扶着垫子改成跪坐致谢。

……

《悯农二首》在地府成为歌谣,学子们不仅要背诗,学韵,学典故,还要仿写。所以他们都很爱悯农这首诗,韵律简单,没有典故,直到仿写时……人家虽然是平铺直叙,却写的巧妙,细致,朴实无华。

太学学子们拎着锄头站在田间地头发呆,农桑是他们的必备课程之一,也想写这样的诗句,就是写不出来。这两首诗写尽了农民的心声,简直是一网打尽,一点遗漏都没有。

李旦说:“朴实无华但不枯燥。写得好!”

韩愈的《谏佛骨表》同样广为流传,争论颇多,在街道上为此爆发械斗。

昭明太子萧统如今在寺庙中当和尚,他通晓经典,博闻广记,有时候回到小帝镇中默默的修造寺庙为父亲祈福。虽然有人说这样做无用,或许对萧衍来说没用,对他来说却是个心灵的寄托。试着写文章批驳这篇文章,却没有往日下笔千言的遐思。

等到终于写完,打算贴到太学外面的墙上,一个供大家阅览,另一个则是为了抵制这篇文章进入学校课程。乐山大佛刚刚修好不久,如果地府相应的把这篇文章列为必学,会让很多人以为阎君有所偏颇。

怀素贴了一篇自己的文章上去,一眨眼的功夫就被人偷走了。

蔡邕拿着一本书,一个鲁班锁,一个蒲团坐在自己的文章下面。

王羲之来贴他的帖子:“蔡邕?你何故在此?”坐在人群的缝隙中??这是怎么了?一副被人逐出门外的样子?

“看着我和女儿的帖子,你贴完就走?”蔡文姬也写了自己的见解,蔡邕不让她来看着。

王羲之愕然:“难道不是被太学清理,而是被人偷走?”我刷了一点点的浆糊呀!

太学学子指着旁边一块被铲掉墙皮的墙面:“浆糊刷的多就这样偷。”

王羲之既惊且怒,他零零散散的贴过十几张帖子到这儿来,第二天时从没见有人留帖探讨,难道说?

蔡邕点点头。

王羲之揪住了假装路过的唐太宗,盯着他,想起他用不那么光明的手段弄走了兰亭集序。

李世民有点惊喜,这是什么好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家里来人了,耽误了一个多小时……

【1】李适提到的那几句诗是我现写的,浪费时间。别问押韵不,看意境……要是没有意境就当写实。

【2】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贞观之治

【3】朱一旦的梗。

感谢在2020-01-1812:26:05~2020-01-1912:52: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也是醉了9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