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

和花木兰同样参军的妇女也有一些,死后大部分都去做鬼卒,小部分跑去当了狱卒。

如今萧衍的追封的皇后郗徽,也在吕雉那里做法曹,和其他人一起给罪鬼排列成表,等到几十年几百年后记得捞上来。还有就是把每天该捞的鬼写上名姓籍贯,递给狱卒,让狱卒去捞去。

郗徽善写隶书,好读史传,做这些事不难,还有大批皇后级别的祭品,萧衍虽然自己俭朴的不得了,祭祀时却很虔诚。但出来工作纯是为了逃避劳役,她虽然善于女红却不想给别人做衣服穿。每天咬牙切齿的想着自己死后,那萧衍当了皇帝,他得有多少女人?想着想着就觉得很气,气的要炸。

捧着账册站在湖边,看鬼卒拿了长柄鱼抄子,把抄子探入水中,开始神叨叨的念念有词,叨叨着姓名籍贯和时间,过一会就有两条泥鳅鱼进了抄子中。

大地狱中羁押的人上百万,可不是靠鬼差去挨个翻找,有特殊的法器,念叨着账册上记录了一串比较有标志性的信息就能把人捞出来。

【汉献帝十八年死、建康城、王五】有这三个就够了,或许汉献帝十八年,在建康城死了两个王五,但俩人未必都能下地狱,就算下了也未必在同一个地狱中。只要如是念念叨叨,就能把魂魄召唤到抄子里。万一有两个,再重新分辨究竟谁是谁。

又过了一会,狱卒问:“大姐,还有谁啊?今天该捞的都捞完了吗?”

“我说了三遍,还差刘镜,李木,齿事继三个人还没找到。”

幽魂未必都在荷花池中,那回廊下能跳动处出声的水缸中也有很多幽魂。费了一番波折,最后抓住了。

这七个幽魂需要送到往生池去。

拿水桶装着,盖上盖子,出门前最后一次上账,鬼卒把这一桶灵魂拎到往生池边。

各个地狱都有人拎着桶、抬着篮子下了船,到往生池外送来最新出狱的鬼魂。这些人每天都来,无一日中断。

寒冰地狱的一支小队来送东西,扁担两边有箩筐,箩筐都堆满了有扭曲黑影的冰块,卸到最后一担的时候不一样,上面盖着布。

镇守往生池的士卒们默不作声的围了过来。

打开布,前面是一桶红豆绿豆的冰糕,后面则满满的冻梨、冻柿子、冻豆腐。“三文钱一个。”

瞬间销售一空。

下一波是烈火地狱送来的烤成黑炭的灵魂和真的烤焦的芋头、栗子。

深坑地狱比较惨,捞罪鬼不好捞,还没有什么创收的项目,只好敷衍自己说清贫度日也很好。

根据阎君的新政,魂魄在地狱中受过了应有的惩罚之后,如果没有疯,也没有在无尽的折磨中丧失理智,那就可以融入地府过正常鬼的生活。所以这些刚捞出来的魂魄需要搁在真正的水池里放一会,如果能逐渐变成人形,那就说明还有理智,可以送到城里放了,剩下的那些就扔进往生池中,自然而然的投胎到人间。

……

阎君们传递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小女婴,襁褓是五彩丝帛,精心缝制,小婴孩穿着一个红肚兜,五官端正,眉目柔和,漂亮的像是画上的小孩。

“真可爱。”

“就是有点倒霉。”

“当了一天皇帝,继位当天被废,这算是个皇帝还是不算?”

“若直接送她去投胎,她还不愿意。”

嬴政也看着这个小婴孩,心中有些感慨:“皇帝这位置已是不值一提。”傻子当过,小婴儿也当过,你们把皇帝这两个字看的这样轻,真是活该亡国。

“小姑娘,你想怎么样呀?你想找爹爹娘娘吗?”

慈幼院里抚育的都是那些有执念不愿意去投胎、又找不到父母的婴孩,那些没有执念或是愿意离开的婴孩都早早的去投胎了。

这女婴虽然是皇帝的独生女,曾经做过太子,当过半日的皇帝,实际上不能摆脱形骸的拘束——她流了一大片口水,弄湿了阎君的桌子,还吐泡泡。

几个人急忙抱起桌上的书往后躲:“她是不是傻子?”

“这是什么意思?饿了?谁给她喂点什么?”

“把她嘴堵上,谁有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不对,我们不负责给人找奶妈。”

小婴孩如今还不足半岁,当了半天皇帝就被胡太后给废了,当时朝野安定,胡太后很放心的告诉大家这是个丫头,另外换了三岁的元钊当皇帝。没过两个月,尔朱荣作为元诩妃子的父亲和统兵重臣,打着给皇帝报仇的名义进军洛阳,元姑娘在众人的惊惶中夭折,被偷偷埋在花园中。

要说父母死在前面,活不下去的孤儿跟着死了,就该让他们一家团圆。

乐于抱小孩的阎君轻手轻脚的给她擦擦口水,用勺子舀淡淡的甜豆花和奶酪喂给她:“送到元诩哪儿去,那地方都是一群莽夫,父女团圆之后有人照顾她吗?”

另外三位阎君抱着自己的一摞书籍奏本,双手伸直了兜着,用下巴按着上面:“你想养她?”

“倒也不是不行啊,你想养就养,只是你家里没有人。”

嬴政格外强硬:“不能放在这里养,有损阎君威严。”

他被人翻了白眼:“抱好你的书,快掉下来了。”

扈从们赶紧抢上来,接过自己服侍的阎君怀里那数量庞大的书、账册、策论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阿政说得对!我们出去巡游一圈,给你一天时间做好决定。要是养,就搁在你的领土中养着,要不养就先送到小帝镇试试。元诩养不好再送到慈幼院去,岂能事事都让阎君操心。”

抱小孩的阎君:“走走走,快走!”

嬴政和另外三位阎君到了停辇处,有四位阎君要一同出巡的消息传遍了附近的屯兵之所和将校们休息的地方。咻咻咻涌出来数十武官:“陛下们,我们来了。”

武将们的最高职务,除了统兵打仗之外,就是侍奉皇帝出巡。不论是秦汉还是别的朝代,都是这样。

士卒们激动的不得了,自从回家说过参加了阎君巡游的队列,在天上环绕着地府转了一圈,每次回家时都觉得分外光荣,家人炒两个拿手小菜,倒一杯散装黄酒,鬼卒高兴的告诉妻子/丈夫,让家人出去炫耀,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奔走相告。

鬼卒们蜂拥去拿礼器,玉质的斧钺戈矛由商周两代天子提供,扛着这些东西的队列更为威严。

忽然有些微微的喧哗声,两队人没有协调好,为了争夺这次机会在仓库门口展开了群殴。

阎君们不管这些事,都尉们自然去做好协调。

抱着东西的扈从们跟了过来,在阎君的示意下,把所有从桌子上抱起来的、需要看的东西,都分别放在不同的车里。

嬴政进了自己的宝车,刚刚坐定,另外三人也鱼贯而入:“会打牌么?”

“喝茶不?”

“我拿了几个石榴打发时间。”

有人从袖子里掏出一整套茶具,还有一壶开水,开始学着人间最新的煮茶方式折腾起来:“我看对那个小丫头不必如此。皇帝多得是,早夭的也不少。男孩女孩有什么区别,就按照夭亡的皇帝来处理即可。”

“就是,她还往我身上吐口水。”

“不能在阎君殿中抚养,可以在后宫中。”嬴政的好心情没被这件事影响:“先去看看宫殿修造的如何。”

“我也正想回家一趟,又要忙起来了,先溜出来休息两天。轮流休息,可不能每次轮到我的时候人间就动乱,下次我要先休息。”

长长的队列簇拥着四辆阎君法驾,前后的队列延绵约有一里长,就在天上不急不缓的飘过,每一个人脸上都挂着与有荣焉的骄傲。

到了现在都城后面那广阔的平原和拔地而起的高山上方,阎君们都打开车窗往下看,下方高大的新的阎君殿已经颇具雏形,二十七层石头台阶能看见一部分,剩下的都被脚手架包围了。隐约能看到高大的柱子树立在石墩上——宫殿柱子的底座大多都是完美贴合的一个雕花石墩,人间是为了防水防老鼠,阴间则是为了好看,工匠们做着也顺手。

同时动工的还有阎君殿左前方和右前方的两大区域,这里即将是搬过来的衙门。

嬴政淡淡的有点遗憾:“乾坤……”

“挺好看的,比我想的还好看。”

这两大区域的设计图有圆形、有八卦阵盘形状,最后为了方便直接敲定——按照乾坤两卦来安排——两个叠加在一起,就是乾卦。两个叠加在一起,就是坤卦。

于是就是六排长长屋,六排两个长屋。

为了避免木头石头从山上滚落砸到山下的人,山上的建筑最先完工。宫殿楼阁和回廊依山势而建,曲折蜿蜒,精妙绝伦。每一个人的新家入目都是景致,如画一样层林尽染的山景,还点缀着小小的楼阁或茅屋。将会是互相的景色。

几座山峰之中已经用长长的锁链相连接,铁锁,镀银,木板下面按照要求施加了大面积的彩绘,包括挂着太阳的主峰,也被这天梯连接,如果有人想来往于山峰之间,却不愿意飞过去或是不能飞,就可以漫步在千尺高空中。

这才真叫青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