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肃城的大户人家蓄奴较多,全郡二十五万人里有十万是没参与分土地的,大抵相当于只有五十八万人。
每人分五亩地,四地在秋耕的时候,只有二百九十万亩地进行了耕种。
所以这些地的总产量大约在两九千万斤粮食,地租两成,便有五千八百万斤粮食,以如今的计量单位便是五十八万石。
士兵们参与秋耕的较少,收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李洵拿去奖励剿匪的士兵们了。
肃城的大户们,土地所有权是自己的,一年只需要给李洵交上一成税负和人头费,甚至有些有功名的还能免税,基本不在此季的征收范围内。
当然,他们看着李洵当时号召百姓和士兵们秋耕,也让自己手下的佃户或家奴们种植了不少。
对此,李洵暂时不打算去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动那些大户们的蛋糕。
毕竟肃城四地还有很多土地,如今收容了流民再加上春耕,也才种三分之一,这仅仅是针对已经开发过的,若想有更多耕地,还能继续开荒,严重地广人稀。
所以只要没有那不长眼的想从他手中要回燎原,河原等地被他们抛弃的土地,平时也老老实实按照田亩数量交税,他便不打算因为土地问题闹得后方不宁。
如今有了夏季收上来的五十八万石粮食,足够他手下的五万兵马吃两年了。
当然,他目前除了要养五万兵马,还要再供应一季那十一万新收容来的流民们吃喝,未来还会收容更多的流民。实际上是吃不了两年的。
但夏收以后再过几个月就是秋收,到时候还能再征一季的地租,以及还有年底的人头税,也可拿粮食抵。
再加上如今四地除了官府,其余人不能私自买卖粮食,不够的时候还可以向民间征购,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的粮食储量是再也不用愁了。
以后不必再浪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对外购买粮食,也不用再担心被嘉佑帝卡脖子了。
丰收的喜悦中,林程来向李洵禀报了一个坏消息。
“郡王,这次去定州采购铁矿的人回来说,定州那边买不到铁了。”
铁器制造与铁矿采购的事,原本是由肃城工曹的梁主簿负责的,不过后来林程养好了伤,腿脚虽然微跛,却还是没有过于影响行走,李洵便把此事交给他了。
毕竟这事非常重要,李洵还是希望把它放在更亲近的人手里。
至于原本的梁主簿,办事一直很尽心,后来又在河原操持政事,李洵正式给他封了个郡丞。
当然,他上头也没有郡守,几乎与一把手无异,再好好努努力,升任郡守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河原郡守这胡萝卜吊着,梁郡丞与各地的县令们,工作起来都十分卖力。
得知李洵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衙门称营造司,封他做营造令,林程受宠若惊。
虽然李洵治下的官名和朝廷不一样,但从司职来看,营造令已经与朝廷的工部侍郎大差不离,算是这小朝廷的高官了。
如此重要的官职,林程觉得不应该交给他这样一个跛子,会有损李洵手下官员的威仪。
毕竟朝廷科举取仕,也得五官端正,不能有任何残疾。
对此,李洵却毫不在意地道:
“为官从来都只有能力与品行最要紧,和外形有何关系。能做好事,哪怕丑如夜叉,百姓们一样敬爱,不做好事,就算外形在俊美威严,百姓们也恨之入骨。你看司农令周如植,面上还刺字,可有百姓对他不敬?”
“况且,保兄,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更放心的人。你在工部当过差,营造兵器农具的事情你都经手过,此事你来做再合适不过。”
林程这才接受了。
虽然面上没说什么,却也为李洵对自己的信任与看重备受感动,发誓一定要做好此事。
虽然他不能去外地采买,却一直是事必躬亲地把控着采买铁矿,以及炼制出来的农具与兵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