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盘奴果然深得朕心,如此也不必朕费时间门了。陆明德,解释一下,户部为何提早将粮草给到漠北靖王那里。”景安帝兴师问罪。

闻言,陆照立刻就猜到了密报的内容,无奈地笑了一声,“回禀陛下,漠北难以产粮,靖王临走前,粮草也只允准他们带了一半。若是不提前发去,怕是大军难以过冬。”

“再者,戎胡内乱损耗颇多,冬日难过,恐入关抢掠。粮草先行,才好靖王和部下御敌。”

“此外,这粮草并非只为靖王提供,途中山岭关,要去一部分给当地驻军。后到漠北,也要分去平北侯一部分。往前数年派发粮草也只不过比今年晚了一个月。”

他的解释有理有据,景安帝暗暗点头,没再继续问他的罪,宣了严问等朝中的重臣觐见。

不只是因为北方的动静,还因为眼前的这场雪。

……

大雪结连下了四五日,每一日景安帝和朝中臣子乃至京城百里内的百姓都在庆幸提前做了准备。

房子虽然倒塌了一些,牛羊牲畜也冻死了不少,但好歹人基本上都好好活着。

户部派发救济的银钱和粮食,兵马司的人清除积雪,京城有条不紊,并未陷入混乱当中。

即便有些小小的冲突也很快消弭在玄冥司的赫赫威名中。

天放晴的时候,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欢声笑语又多了起来,百姓们领着银子和粮食说说笑笑又回去了原来的家园。

有人说多亏去年开了海路,国库银子多了,他们才能安安稳稳地度过这场灾难。

有人说天子圣明,提前得知了这场雪灾,连宫中的禁军都派了出来保护百姓,故而他们无事。

还有人说朝中的大人们都尽心尽力了,清廉正直,起码他们每个人都喝上了热粥,拿到了银子。

……他们的话传到朝中,景安帝自然大喜,圣明之君是对一个天子最好的赞赏。

当然,他也没忘记自己辛苦的臣子们,大手一挥赏了银两,更有甚者加官进爵。

散银支持的富户百姓也赐了匾额,其中就有姜曜。

今生他不能再为官,索性就走了商路,得益于海路的打开,短短的一年时间门,他赚了不少银子。

然而同样劳苦功高,这一次陆照却半点恩赏都未得到,景安帝只给了他几日休沐,让他回府陪伴妻女。

真真是闻者落泪,听者悲伤!因着这次,平时总是酸陆照的人直接少了一大半。

还有不少人自以为明白了景安帝的心思,笑的牙花都漏出来了。

陆明德现在是驸马,驸马么?得了一个三品的官职已经顶天了!

然而,没过几天,一封急报骤然打破了京中欢乐的气氛。

漠北来报,戎胡的骑兵要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