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兵苦笑不得,这孩子现在越来越调戏老子,故意的吧,好大一块肥肉。
不过肥肉,他也不讨厌,吃就吃,别人还吃不上呢。孟红梅不管他们父子的之间的互动,自己看戏就好,都不会吃亏,大宝越长大越聪明。
队里食堂吃的野菜窝窝头,和见得到人影都大碴子粥,还刺拉嗓子。
就这样还是方圆几十里吃得最好的,还多村里吃的更差,刚开始成立食堂的时候,一些队里刚开始吃食堂的时候,大吃大喝,粮食迅速变少,还没等干旱,粮仓里面的粮食,都已经空了。看到现在这样,很多队里都暗暗叫苦,就今年这样的,夏收,秋收,粮食丰收的机会很少,今年吃啥啊?
很多队里的队长会计都已经着急起来,他们现在严格控制粮食。
妇女们带着孩子每天没事就去山上挖野菜,自己挖的教到食堂赚工分,孩子们挖的带回家,一大队的百姓,家里都有存粮,每天在家里用陶罐悄悄做点吃的,有老人们的提醒,每家都不敢糟蹋粮食,一天在家里补一餐,食堂就两餐,早上一餐,下午五点一餐,遇到农忙时还是三餐,但是回到自己家里,家家户户会加餐一顿。
孩子们的和老人的精神面貌都不错,村里的人也不怎么出村串门,走到外面看的到外边很多人都瘦的很。
孟红梅这几年和燕京孟家相处的不错,她上次写信过去了,让孟家半年寄一次口粮。
记忆中大食堂会吃到明年,孟红梅想着自己到燕京去看看。
“三嫂,在家吗?”
“在呢,小妹进来。”
“哎。”宋佳琪现在在西京读高中,现在放暑假。
“三嫂,我给大宝做的一个书包,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假放完,他就要读书,到底在哪儿读。”
“就在这里读,我们都在这里,不去燕京,去那么远,我和你哥都不在身边,我们不放心。”
“也是,我也不舍得大宝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
宋佳琪很喜欢大宝,带的也多,有感情。她做的书包,也是斜挎包,不过上面还绣了闪闪红星,还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字,手艺不错。
大宝其实有书包,不过小家伙抱着小姑送的书包,高兴的说:“谢谢小姑,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
如果说外边是没有收成,太平村就是略有余粮,上交国家的以后,还能留点,这就叫略有余粮,可是要供全村的老少一起吃,显然是不可能的。
夏收的时候,就是孟红梅也帮助一起晒谷子。不期望工分,但是能尽点心,不担心下雨,就担心不下雨。
艳阳高照,戴着草帽也不遮阳,孟母在边上看着闺女卖力的干活,真是的,口粮不在村里来帮啥,不累啊,她看着就心疼,“梅子,累不,赶快休息一下。”
晒场到处都晒满谷子,还要人时不时的翻动一下,一边都能晒到。
拿起一边的旧毛巾,孟红梅擦擦汗,“不累,娘,你休息一下。”
“你看看你,晒的像个黑炭一样,还不是干活晒出来的。”
当娘的心疼闺女,旁人也没得说,晒场也在村中心,远远的看见有人骑着自行车过来,大家都不认识,骑车过来的人,停下车以后找人问情况,“大姐,你们队里,今年收成不错啊!”
孟红梅立马警觉起来,应该是乡里的干事下来暗访来了,就是怕队里虚报,说颗粒无收。她撞了撞自己娘,孟母也不蠢,明白了过来,在要问答的女人身后,拉了拉她的衣服,女人也警觉起来,“唉哟,那有什么收成,前面的麦子一亩五十斤都没有,就水田好一点,可是水田也就好那么一点点,要说吧,谷子本来就比麦子重,看着好一点,都是假的。你看看,看看,村里的水田都收割的差不多了,就这么点谷子,还没有晒干,晒干了还不知道能有多少。”
其实粮仓里面已经有一半粮食晒干入仓,只要他不查粮仓,就没事。
穿白衬衣的男人,一身衣服都是旧旧的,但是齐整,看着是个讲究人,他微皱眉头,心中暗思:要是情况是真的,可就不好办了。今年的上交还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他就是负责一大队和二大队的上交问题,他刚才也去二大队看过,情况比一大队还要差,看样子完成上交真的很困难。
停好车子朝水田走去,看看田里的情况,希望没有骗自己。
招来一个在附近路过的孩子,“狗蛋,快去找兵叔叔,就说乡里有人来暗访,查粮食产量,你要比刚才骑车的人先到,知道不。”
“婶子,知道的,看我的吧!”
狗蛋一阵风似得飞奔水田那边去,狗蛋他们一群孩子都在收割后的水田捡落下的稻穗,每个孩子不是小背篓,就是小篮子,水田收割前就已经不再灌水,田里干干的,就是三岁的孩子也可以跟在后面捡稻穗。
孩子们热的小脸蛋都通红,还是一起捡稻穗,大喜二喜大麦,大熊小米大宝结成统一战线,随时都在一起,几个大孩子都护着小米和大宝,时不时的照看着。
大喜看着弟弟大宝的脸蛋热的通红,心疼的说,“大宝,你和小米去休息,天太热了。”
“大喜哥,我不去,还没有捡完这块田的,等会儿我们一起休息。”
“你呀听话,天太热,你还是和小米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