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眼睛瞪得更大。
她已经习惯了自说自话,原本就是给萧照解解闷,叫他不至于一人待在屋里胡思乱想。
却没想到还能等到回音。
萧照也不知为何自己会忽然张了嘴。
或许是她冒着危险都要去拿平安符,或许是那句“我这辈子就跟定我夫君了”,或许是她一个人自言自语了太久。
反正他鬼使神差道:“真的蛤蜊螃蟹荔枝很贵,皇室和贵人们常吃,有些贵价的酒楼也有,民间便想出许多能以假乱真的菜肴,滋味差不多。”
莺莺笑。
她又问:“那为何有蛤蜊、螃蟹这样的海货?”
“如今南方渐渐繁华,许多南人都喜吃海味,可惜汴京内陆海货运到后损失大半,是以市面上好多海货和假海货,聊以慰藉思乡之情。”萧照淡淡跟她说。
莺莺恍然大悟:“夫君果然厉害!”
萧照勾唇笑,那句“以后我带你吃”被他生生压了下去,
如今他这样废人,又配什么?
可是莺莺今天听到嫂嫂说去过樊楼之后,脸上一刹那划过了好奇的神情。
莺莺是个节俭有道的人,她经营的花铺虽然生意兴隆,足够她去好几回樊楼不在话下。可莺莺素日里穿的用的似乎并不豪奢,与市井里妇人无异,这样勤俭朴素的莺莺肯定不会自己去樊楼吃喝。
萧照想了想,过一会吩咐激流去外面一趟。
激流再回来时就带了一套食盒来,食盒打开是一叠叠银做的盘子,上面盛放着酒蒸蛤蜊、清蒸羊排、糟卤鹌鹑、粉蒸鮹鱼。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个个挥舞着大钳子煮的通红的大螃蟹。
莺莺瞪大了眼睛:“那个,难道就是螃蟹?”
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螃蟹呢。眼珠子都差点黏在螃蟹上。
不过还记得谢谢萧大人:“多谢萧大人。”
萧照淡淡:“是我不好,成婚这么久也没有带你去过樊楼。”
他留意到莺莺听到于氏说曾经与萧大哥一起去樊楼吃饭时迷茫了一瞬。
于是解释:“樊楼是汴京城最大的酒楼,这些酒菜就是他们家的。”
怪不得大嫂说与大哥新婚时去了樊楼,原来是为着这个,莺莺恍然大悟。
她不吃独食,吩咐绿儿:“带些下去给大家吃。”
绿儿高高兴兴应了,不过没动,只觑萧照。
萧照便答话:“听她的。”
绿儿便拿了个盘子也每样分拣了些端下去跟诸人分吃。
他们吃饭是分开了两桌,莺莺和萧照在屋内吃,其余几个仆从凑到一桌吃,因着院里人就这么多,便也没讲究什么男女不同席的规矩。
当即几个人在院外高高兴兴谢过了莺莺。
莺莺笑:“还得谢萧大人,我不过是借花献佛。”她也预备动筷子,不过她还是第一次吃螃蟹呢,不知从哪里下手。
萧照拿起一个螃蟹揭开盖:\"我帮你剥吧。\"
莺莺开开心心道谢:“多谢!”
萧照手指灵巧撕下了毛茸茸的东西:“这个是螃蟹的腮,它靠这个呼吸。”
莺莺凑过去好奇看:“上面长满了毛毛,应当是用这个过滤水草吧?”
“是。”萧照又拨下一堆东西,“这些是螃蟹的胃、嘴、心,大寒,不能吃。”
莺莺瞧了一遍,看上去没什么区别啊?都是褐黄色浅棕色的部件,还是分不大清什么是什么,她小声嘀咕:“这看一遍居然也不记不住。”
“无妨。”萧照顺口接,“下回我再帮你剥便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屋檐外的飘石激流与绿儿奶娘皆瞪圆了眼睛。
不过奶娘很快露出了欣慰,自打莺莺嫁过来她便悬着心呢,如今看萧大人对自家莺莺好自然高兴,啧啧啧,这不得赶紧开始做小孩儿的衣服鞋袜什么的?
奶娘已经天马行空开始构思婴儿衣服花样了,里头两人还在吃饭。
萧照掰开两半,而后将螃蟹黄用勺子挖下来放在放了生姜的醋碟里递过去:“尝尝。”
莺莺拿起筷子好奇尝了一口,蟹肉鲜美,蟹黄香气浓郁,她点点头,果然如想象中一样美味。
萧照又用蟹爪尖戳进大蟹腿,将蟹腿肉挤了出来。不知为何那蟹爪尖恰恰好能塞进蟹腿里去。莺莺瞪大眼睛。
萧照笑:“讲究些的人家家里有蟹八件,全部用金银打造,厉害的人吃完螃蟹还能再拼回去一个完完整整的壳呢。”
莺莺听得啧啧称奇:“原来南方人有这样的享受,我可真是枉为南人。”大理的鱼没少吃,螃蟹却不多。
萧照被逗笑,说道:“如今南边稻米两熟,又物产丰富,南人是越来越富饶了。”
他剥完两个螃蟹就不再剥:“这螃蟹寒凉,吃多了伤胃,若明日想吃再买。”而后便叫飘石将剩下的螃蟹都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