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父子俩早已见了面,但是都没认出来,江淮还管他爹叫了一天的哥。
荣陵低低笑了几声,正想着要不要告诉江淮,但转念一想,陆湛已经启程回江南,江淮现在满心里想着成亲,如果说了,势必得现在紧着就赶回江南,诚如他所言,皇帝快不行了,婚事耽搁不得。
而且,父子相见,这样的事,他来说是不是越俎代庖了?
左右等陆湛回了江南,见到他妻子,立马也就能知道江淮是他儿子,想来很快他们就能相认,既如此,他就别掺和了,专心自家妹妹的婚事吧。
念起荣婳和江淮的婚事,荣陵这才意识到,若江淮是陆湛儿子,荣婳却又是他妹妹,这等成亲,荣婳就得管陆湛叫爹,那他……荣陵蹙眉,还真就矮陆湛一辈儿了,得叫伯父?
不叫!打死不叫!荣陵暗下决心,等他们成亲后,各论各的。
荣陵看向江淮,对他道:“你那天问我定国公府的案子,等回京后,你是否想要翻案。”
江淮点头:“此案有冤,又与故友有关,我势必要管。”
荣陵对江淮道:“十几年前的恩怨,源自阉党之祸,很多细节你不清楚,若贸然插手,说不准会把自己牵连进去。”
荣陵将陆湛之前的话重复给江淮:“皇帝要不行了,等新帝登基,肯定要清理阉党的势力,当时候不用你做什么,定国公府的案子,就会是一把很好用的刀,新帝自会为除阉党为他们翻案。”
江淮看向荣陵,哑声张了张嘴,随后低眉,对荣陵道:“多谢荣大哥,等回京后,我去留意太子对阉党的态度。”
荣陵点点头,伸手按了按他的肩,“进去吧。”
回到饭桌上,荣陵看着对面的江淮,叹笑了一下,一时深觉这个世界是真的小。他竟是陆湛的儿子,陆湛之前还琢磨着把小妹说给他儿子,这兜了一圈,他小妹还真被陆湛家给弄去了。
之前在突厥就做了十几年异性兄弟,以后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缘分这东西,当真让人唏嘘。
众人吃罢饭,便让人撤了桌子,荣婳趁屋里乱,挪到江淮身边,对他小声道:“出去走走。”
江淮点头应下,二人悄悄溜了出去。
荣陵则借口更衣,让齐氏帮一下,拉着她回了房。
房门一关,荣陵便拉了齐氏在怀,低头与她额头相抵,深吸一口气,对她道:“被困在突厥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怕等有朝一日回来,你早已改嫁。”
齐氏笑道:“两个那么好的儿子,公婆待我又像亲闺女,还那么有钱,当个有钱有闲的寡妇多好,改什么嫁?”
看着齐氏自得的笑脸,荣陵蹙眉道:“这话听着倒不想我回来似得。”
齐氏低眉笑,随后伸手扯开了荣陵的腰间系带。
荣婳和江淮,二人并肩,一路走出丰州城门。城门外便是无边的大漠,此时恰逢黄昏,西方之尽,太阳好似一轮橘色的圆盘,挂着大漠之上,在一波波的风沙里,丝毫不刺眼。
而就在这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一群男人嬉闹的声音,随即便听一阵男人们齐声唱起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男人们声音高低不一,并不整齐,甚至还有人破音,且歌声中,足可听出他们眼下心情都很好,并无原曲的凄茫,这期间,还夹杂着一段并不怎么好听的琴声。
荣婳笑道:“是不是咱们的将士?”
江淮亦笑点头:“想来是打了胜仗,出来在这里喝酒玩闹。”
荣婳听着他们的唱词,感慨道:“从前最烦荣峥让我背诗词,但是到了此情此地,又亲身上了一次战场,我才能听出那些诗词中,到底在表达什么。”
江淮微一眨眼,侧头对荣婳低声道:“我也会唱,唱得还比他们好听。”
荣婳一听眼前一亮,伸手扯住了他的大氅,说道:“我要听!”
江淮冲她一挑下巴,“我去借琴。”
荣婳应下,江淮朝歌声传来的方向走去,不多时,他便抱了一把琴回来,指指远处一处沙丘,对荣婳道:“我们去那里。”
荣婳点头,跟着江淮便往那处沙丘走去。
待爬上了沙丘顶端,江淮盘腿坐下,将琴横放在腿上,荣婳也挨着他坐下,双手环住双腿,侧脸枕在膝盖上,看向身边的江淮。
江淮调好琴音,转头问道:“李白的《关山月》,可好?”
“嗯。”荣婳目光黏在他俊逸的侧脸上,应下。
江淮冲她一笑,修长的手从琴弦上拂过,古琴那铮然之声携风而起,在这大漠之上,夕阳余晖之下,他的琴声,竟是蒙上一层似从远古而来一般的神秘和渺远,让荣婳蓦然便觉,仿佛见到了这片土地上,曾经那发生过无数次的血色和萧杀。
随即,江淮浑雅的嗓音随琴声响起,《关山月》的歌词,句句流入荣婳耳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他的声音本就好听,此时和琴而歌,竟是那么的动人心扉,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情、景、音俱全,荣婳随歌声彻底沉浸进这情景中,这一刻,她深深的体悟到了李白《关山月》中所描绘的情感和场景。
一曲毕,江淮含笑看向荣婳,正见她呆呆的望着远处的夕阳,似是还未从刚才的曲子中回过神来,笑意不由莞尔。
荣婳觉察到曲子停了,未收回看向西方的眼,向江淮问道:“江淮,你说若是有朝一日,我们不敌突厥,被他们打进大越。我们的后代,是不是就得说突厥语,是不是就再也看不懂《关山月》,再也体会不到这样深远又悲怆的感情。”
江淮冲她一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顶,对她说道:“千年来,中华大地从未少过想要入侵的外族,可无论我们经历怎样的改朝换代,经历怎样悲惨的过去,却始终屹立不倒,你可知为何?”
荣婳低眉想了想,确实如江淮所言,好像不管入侵多少外族,最后都没能使中华灭亡,就像当初跟着祖母来到河东道的哈林部落的那些族人,如今若是不去细问,根本都看不出来他们曾是突厥人。
可这是为何呢?荣婳不解,顺着江淮的话问道:“为何呀?”
江淮冲她笑笑,说道:“因为我们传承的,是文化,是气节,从来不是一个朝代。”
“文化……”荣婳若有所思。
江淮点点头,目光望向大漠中的落日,接着道:“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过。千年后的我们,一样能明白孔孟之言,听得懂老庄智慧,能体会‘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豪情,亦能共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浪漫。
就像我们,今日坐在这里,唱的了《关山月》,那么再千年后,就还会有后人为此填曲,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荣婳笑,又往江淮身边挪了挪,侧头枕在了他的肩上,“我明白了,是不是突厥就算打进来,以后也会像在河东道的哈林部落人一样,根本看不出来是突厥人了?”
“哈哈……”江淮失笑,“兴许会,毕竟文化才是最有渗透力的。若是有朝一日,这片土地上的人,忽然觉得别人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一点点丢掉自己的文化,到那时,才是真正该警惕的时候!”
荣婳听着这话,心间莫名也起了寒意,向江淮问道:“是了,跟着祖母来河东道的哈林部落的那些族人,他们之所以现在会变得像汉人,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学我们的东西,那要是有朝一日,出现比我们厉害的文化,那我们的不就完了?”
听罢这话,江淮伸手掐了下荣婳的小脸,“你呀,就是读书太少了。”
荣婳不好意思的笑笑:“以前我不理解啊,都是荣峥逼着我学。但是现在不同了,我理解了,以后我自己会去学。”
她以前根本不知道,诗词有这样的魅力,今日在大漠上听他唱了《关山月》,她才真正的体悟到那一个个字汇合在一起,表达了多深沉的情感。
江淮笑笑,对她道:“那等你以后学多了,你就知道咱们老祖宗有多么深远的智慧。你就不会担心有比咱们更厉害的文化出现,因为你会知道,咱们的文化,从来都不是排斥和故步自封,而是包容,是海纳百川。”
江淮拉起她的手腕,指了指她劲装上的胡袖,说道:“就像你这衣服,是胡人那里传来后改进的。等你日后了知到自己文化的博大精深,就会对自己的文化自信。
那么对于新的文化,报以包容的态度,取其精华学习融合便是。做人也是一样,看到别人比你好,既无需妒忌,亦无需自卑,因为你也有别人拍马难及之处,这是对自己的自信。”
荣婳道:“我明白了!放心吧,以后我会好好读书的,有不懂的你教我。”
然后看向江淮,似是想起什么,又问道:“江淮,你能考上状元,是不是读了很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