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粼粼的,花样漂亮极了,一看便知是千金难买的浮光锦,也是他这几日心心念念的。
惊喜之余,薛宝代想起老板说这浮光锦拢共就两匹,卖光后最快也得等下个月进货。
怀疑有可能是送错了,他让小蔻去找铺子里的人问问。
小蔻赶紧就追出去了,刚好铺子那边的伙计还没走远,斩钉截铁的回复说没送错,铺子里的老板就是吩咐要把东西送到李府,给薛少主君的。
整个京城里,姓李的人家虽有不少,李府的薛少主君却是只有他一个。
这样的话,还真是给他的,薛宝代看着浮光锦,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见自家小少爷那么高兴,小檀猜测道:“可能是铺子那边又新进了货,知道少主君您喜欢,就立马先给您送来了。”
薛宝代点了点脑袋,也觉得应该是这样子的,而后突然想起来好像还没付银钱。
这一匹浮光锦少说都得一百两,两匹加起来就是两百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要知道李桢升官后,一年的俸禄也才不过九十两。
觉得估摸是伙计马虎忘了,于是他便让小蔻寻个时候,去铺子那边结下账,另外再让小檀帮自己找些手艺好的绣郎,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用浮光锦做几套新衣服穿了。
如意楼的天字号包间里,李桢两指之间夹着黑子,落在棋盘中,发出一道清脆的响声,而坐在她对面的锦衣年轻女子手执白子,发现已经四面楚歌,陷入死局,不禁道:“檐和,你这还真是,运筹帷幄啊。”
李桢谦让道:“殿下谬赞了。”
赵清将黑子随手丢到一边,看着李桢的眼神中满是欣赏之意,“像你这样的人才,待在小小的吏部,跟着那个老顽固着实有些可惜了。”
赵清的这句话,其实暗示了拉拢的意思,元帝有三个女儿,其中宋后所出的大皇女满月便被册封为皇太女,二皇女赵清为姜贵君所出,三皇女的生父出身卑贱,且年纪尚小,不足为惧。
宋后出身高贵,且宋家对元帝有从龙之功,看似皇太女的位置很稳固,但这些年宋家人丁凋零,兵权也被一削再削,早已不是当年的世家之首了。
而姜贵君自入宫后便备受宠爱,身后又有姜家支持,因此二皇女会生出夺嫡之心,并不稀奇。
如今朝中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多多少少都被二皇女拉拢过,相比之下,李桢只是一个四品的吏部侍郎,但她很清楚,自己是因为青州贪墨一案,被二皇女注意到了。
先前她只是怀疑,但现在可以确定,户部尚书应该就是二皇女的人,而二皇女的意思也很明显了,若是她愿意投靠,将来便可以顶上户部尚书的空缺,但若是不肯,恐怕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这位二皇女并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之所以能坐在这里,耐着性子与她下棋周旋,李桢心下了然,多半是忌惮她的那位婆婆,安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