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无法施展,只能夜里进行!”
望着眼前之人坚毅的目光,刘辟后退半步,单腿跪地一拜。
“大恩不言谢!”
“需要借将军亲卫队一用,可否?”
“只要能夺回兄弟们的尸首,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某绝不含糊!”
说起亲卫队,刘辟可自豪的不得了,那可是霍羽亲自批准的装备,不但人人铁甲钢刀,还配有改进的连弩,战力可想而知。
上庸城内,误打误撞,破坏了幽州军偷袭的计谋,得了不少财货,杨任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即便是被围城,杨任一点也不担心,上庸城牢固,非数千兵马可破。
“区区幽州军,战力不过如此!”一边把玩着一块世间稀有的的玉佩,杨任自言自语道。
汉中郡的援兵至上庸不过三日而,就凭上庸的防御,杨任坚信上庸无事,这名闻天下的幽州军若是败在自己手里,一旦消息传出,自己定会声望大涨。
只可惜事与愿违,汉中陷落的消息早就被封锁,杨任还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
“来人,传信之人可出城?”半晌之后的杨任将玉佩收入怀中,冲着门口大声说道。
吱呀一声,一名亲卫进入跪拜道:“三批信使无一幸免,现已无人敢出!”
“废物!”杨任破口大骂道。
上庸城下,一队身穿铁架,手持大盾的幽州军将士悄悄的向着北门而去,领头之人赫然便是刘辟口中的“陈贤弟”!
唰唰唰,一阵声响传来,城头的守军双眼朦胧的看了看一片黑暗的城下,猛然间,一阵冷风袭来,正欲开口示警的守军纷纷中箭而亡。
城下,除了手拿弓弩的幽州军外,一名年轻的小将正借着微弱的月光一箭又一箭的射断了悬挂尸首的绳索。
“快!带兄弟们回去!”刘辟急匆匆的呼喊着。
“啊!敌袭!敌袭!”一阵阵喊声传遍城头。
“弓弩手掩护!贤弟,还剩四具!”
“将军放心!”
深夜的交战,上庸守军完全处于下风。等到杨任急匆匆赶上城头,看到的却是一片惨像,刘辟率领的幽州军早就全身而退了。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驾!八百里加急,速速避让!”
汉中郡治所南郑县城内,一匹快马飞奔着,沿路的百姓纷纷避让不急,街头一阵鸡飞狗跳,好在骑手马术高超,没有冲入人群。
刚刚被安抚的百姓们顿时议论纷纷!
“老四啊,这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他叔,八百里加急那是军情紧急!”被唤作老四的年轻人一边说着,眼珠一边乱转,似乎在绞尽脑汁思索着什么。
“可是不对呀不可能”老四胡言乱语的说了几句。
“老四你抽风啦,到底怎么个事?”众人看着老四一时间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唉!”老四猛地一拍大腿。
“不瞒诸位,幽州军之名大伙都知道,八百里加急怕是出了大事,可汉中郡兵那熊样能闹出什么事,指不定又是边关胡人犯境!”老四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在犯嘀咕。
作为暗羽卫的他,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定然不是汉中郡内发生大事,否者他们这群暗羽卫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听到李老四这么一说,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太守张鲁都挡不住一夜,汉中境内还有何人不识抬举呢?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众人一阵议论后便匆匆散去。而老四却一直心神不宁,殊不知此在太守府内的霍羽看完八百里加急如遭雷击。
“主公?可是上庸发生意外?”一直暗中观察者霍羽的郭嘉担忧的问道。
此次计谋上庸乃是重要一环,若是上庸生变,整个计划将很难实现了!
“区区一个杨任,竟然折本侯一将!”霍羽咬牙切齿的言道。
霍羽实在难以想象,原本十拿九稳的上庸城竟然折了龚督。自黄巾始,二人投效,虽然大功未立,但二人依旧兢兢业业从未出现纰漏。
霍羽原本打算借着此次机会,以二人夺取上庸之功让其二人再进一步,再怎么说跟着自己从陈国出来的老兵越来越少了。没有他们就不会有霍羽的今天,因此霍羽早就暗中安排了一切。
“什么?嘉请主公速速动用暗羽卫及血煞封锁消息!”折了龚督,但上庸城却只字未提,郭嘉十分的焦虑。
“上庸虽然没能得手,但已被刘辟领兵围困,吾等还有机会!”霍羽急忙补充道。
“这刘辟兵少,如何围困上庸?”郭嘉十分的疑惑,上庸城再小,也不是三千人马能够完全围困的。
“刘辟信中言道,得人相助方才围城!”
“呼,主公,封锁消息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