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刚落过水,唐酒诗面色还有一些苍白,又未曾施任何粉黛,这让她看起来像一个单薄的鬼魅——却又随时准备着吃掉人的心魂。
她不是第一日认识唐酒诗,但是前所未有地理解了唐夫人对于唐酒诗的看法和处置方法。
似唐酒诗这般的貌美,对于唐家这样的小户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可能带累唐家。对于唐酒诗自己而言,同样也是如此。
魏嬷嬷心中的怜悯更多了。
“大小姐……”
魏嬷嬷话语还未出口,就听见外面传来了小丫鬟惊慌的声音。
“嬷嬷,出事了!”
“何事?”
“外面来了许多的官差!”
官差!
这下别说是魏嬷嬷,唐酒诗也面色大变。
“大小姐莫怕。”魏嬷嬷不忘安抚她,“老奴先去见一见。”
这是在定国公府之中,她们是客居,除非定国公府出事,想来不会有什么大事。不然,也轮不到那小丫鬟急匆匆来报信。
“我和嬷嬷一起。”唐酒诗闻言,当机立断作下了决定。
“若有事,我也是躲不过的。”
魏嬷嬷微讶,想不到唐酒诗竟会这么做。
但是唐酒诗的判断没有错,官差没有直接进来,也是怕冒犯了这个小姐。她没有说出口,是担心唐酒诗再次受到惊吓。
现在看来,大小姐并非软弱之辈。
魏嬷嬷郑重道,“老奴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绝不会让任何人冒犯小姐的。”
*
莲心院前,来的并不仅仅是官差,还有定国公太夫人身边的管事娘子。
见到这一位,唐酒诗才是真的放下了心。
有定国公太夫人身边的人在,这些官差不会敢多做什么的。
她一眼望过去,只觉得有些奇怪。
小丫鬟不认识人,只知道喊官差,唐酒诗却是认识的。
这些全都不是京兆府的人,而且泾渭分明,一边是刑部,一边是大理寺——要知道同为刑狱衙门,本朝不同于前朝规制,大理寺与刑部并列,不再是刑部的附属衙门,这两边关系可并不算好,这是怎么凑到一块来了?
她用帷帽挡着脸,也挡住了自己探究的眼神。
那些官差开始分开问话。
“适才,可有人听到水榭的动静?”
莲心院的丫鬟纷纷答道,“不曾。”
这里离水榭不远,但是她们的确不曾发现任何动静。
“那,”那刑部的官差又问道,“还有何人出过此院吗?”
魏嬷嬷顿时面色一变,心里咯噔一响,感觉不妙。
那官差当然捕捉到了魏嬷嬷的变化,“老实交代。”
魏嬷嬷却顿了一下不肯开口。
气氛凝滞了一瞬,直到唐酒诗开口,“我方才在湖边赏景。”
“可有人证?”
“并无。”
“这位……小姐,”那官差上下打量了唐酒诗一番,只能看见长长的帷帽,“请随我们走一趟吧。”
魏嬷嬷顿时失色道,“不可!”
随着差役走一遭,对唐酒诗的名声会是极大的打击。
然而她话音刚落,就见眼前一亮,刀剑停在了她的心口!
“嬷嬷放心。”唐酒诗镇定道,“刑部为六部之一,差爷定然不会冤枉好人的。而且……太夫人她老人家也看着呢。我跟你们走。”
那刑部官差冷哼一声,看唐酒诗温顺,到底也没有针对她这番话说一些什么。
刑部可以不戴唐酒诗给的这顶高帽子,但架不住还有大理寺的人也在这里,再加上定国公太夫人……
说到底这是后院的女眷,他们不能当做寻常犯人看待,惹怒了定国公府,刑部也兜不住。
好在这位表姑娘还算识相。
唐酒诗心中却也在哀叹。
定国公府水榭也不知是出了什么事故,看刑部这些人的态度,已经是把她当成嫌疑人来看了。
上辈子是因为她落水之后就昏迷不醒才逃过这一劫,这辈子却不行了,或许这也是所谓的因果,躲得过一个就避不开另一个。
怎么说呢,重生后从被害人变嫌疑人,也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