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磷肥厂拖欠银行的三百多万,这事恐怕只能先欠着。因为磷肥厂的资产除开土地外,如果进行拍卖,最多能收回五十万。
“对,建游客中心,然后对这一片进行商业改发,不过,我觉得你们最好先把磷肥厂周围的土地先征用过来。不然一旦别人知道这里将成为古河县的商业中心,到时再征地,恐怕就困难了。”刘正宇深思了一阵说道。
刘正宇描绘的前景虽然美好,但汪志文知道其间最大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
“正宇,可县财政的情况你也了解,我们根本拿不出钱啊。”想到困窘的财政情况,汪志文就有些泄气。
“汪哥,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安置职工这一块,市企改办是可以进行适当补助的,至于交纳社保,这事由县财政出面担保,可以分年交纳,这样压力也小点,而建游客中心,据我所知,省旅游局好像有这方面的项目,可以争取一下。另外,还可以找银行想想办法,汪哥的人缘关系比我广,这方面应该有路子可走的。”刘正宇平静地说道。
汪志文听到这话,内心大喜,望着刘正宇道:“正宇,要不你到我们古河县来,我们兄弟联手,在古河县大干一番。”
古河县政府办主任华雪飞,虽然表面上对汪志文十分尊敬,但汪志文却知道他其实是县委书记张武华的人。
有这样一个人在政府办,再加上几个副县长都是张武华提起来的,这让汪志文有种被束住手脚的感觉。
虽然因为他获得林剑南的支持后,和宣传部长石永昌、纪委书记向南聪搭上了线,但在县里还是势单力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