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盲目

"届时内库会以工艺入股,在其中占上一份。"贺星回视线扫过众人,打量他们脸上的神色,"既能给陛下和孩子们赚点零花钱,也免得这些工厂彻底脱离朝廷的掌控。

原本还想着一定要拿下几块土地,好弄到生产工艺的张本中,闻言放下了手里的玻璃瓶。

他们自己对待那些依附过来的商人,采用的就是入股的方式,对此实在是太熟悉了,所以一听就难免生出警惕。到时候,这工厂究竟是他们的,还是朝廷的,还是皇室的?

但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他操心,又听武焕问道,"不知殿下要占几成股?"

贺星回就笑,"不是说你们手里已经没钱了吗?怎么,看见了好东西,又能拿出来了?"

"殿下见笑了。"武焕也不脸红,理直气壮地问,"咱们这些年来,也经营了几分产业,如今有这样的好机会,自然少不得勒紧裤腰带,先占上一份。只是不知殿下允不允?"

这话听得不少人心头猛跳。

至少在这个时候,士农工商,商人还是排在最底层的。世家大族虽然接受着商人的供奉,为对方提供庇护,但大部分还是会隐藏这种关系,好像如此一来,自己就仍然是高洁的。

这个武焕,果然是勋贵出身的泥腿子,真是什么都敢说,竟直接将这件事嚷破了。

—虽说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只要那层窗户纸还在,那大家面上就还能过得去,可以假装没有这回事。一旦被捅破,就很令人头痛了。

"我只考察商人的资质,若是资质合格,自然没什么不允的。"贺星回倒是很平静的样子,显然也没什么不知道的,"《大越律》尚未规定不许官员的族人经商,我自然也不会阻拦。但是丑话咱们也说在前头,正常的经营自然无碍,若有官商勾结恶意竞争之事,必严惩不贷!"

众人顿时凛然,连忙应了。

现在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款来规范这件事,但在皇权至上的时代,贺星回若是想处理,总能找到办法,所以他们反而会更加小心谨慎,不赶随意越界。

不过这种谨慎小心能够持续多久,就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在相关法律出台之前,只能是贺星回时不时敲打一番,让他们绷紧了神经,不敢轻易松懈。

因为这个缘故,气氛难免有些凝滞,但武焕还惦记着自己的前一个问题,又问,"殿下还没说,内库要占几成股?"

"每家工厂不同,最多不超过二成。"贺星回道。

这比所有人预想的都更少。事实上,她就是要一半,也没人觉得奇怪。毕竟她完全可以像之前那样,自己把工厂拿捏在手里,只对外出售货物,拿到的只会更多。

反正皇家也不愁没有足够多的人来为他们办事。

不过贺星回有意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皇室资产,国家资产和公民资产区分开,所以从来没有考虑过继续采取那样的经营方式。

庆州养不活一个大越,光靠她自己一个人,也不可能掌握全国的商品市场。只有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不断将蛋糕做大,才能谈发展。否则,就只是自己赚了钱而已,于国于民无用。

这件事本来就是贺星回拿自己的东西来贴补别人,而条件简直优厚得让人不敢相信,所以也没有人有任何问题。

就连张本中也心动了,问道,&quot;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此事就可以推行下去了吧?&quot;

&quot;不急。&quot;贺星回似笑非笑地看向他,&quot;还有一件事,同样与互市息息相关,还需与诸卿商议。&quot;

张本中顿时生出了一点不妙的预感。

贺星回先给出了无数的好处,把话说得那么漂亮,现在到了提条件的时候,她提出的要求,只怕会非常过分。要不然,以她的为人来说,根本不会绕这么大一个弯子。

他意识到的事,其他人自然也想到了,一时竟没人开口。最后是韩青道,&quot;殿下请说。&quot;

&quot;如今因为这互市之事,整个大越的商人都动了起来,想在其中分一杯薰。&quot;贺星回道,&quot;诸位也知晓,大越各处的官府都设有关卡,商人们每经一处,都要交一笔钱,路途之中耗费甚剧,很不利于控制成本,也就限制了资产不多的小商人加入其中。&quot;

&quot;殿下是要撤销这些关卡?&quot;张本中皱起眉头,&quot;只怕会引来天下反对。&quot;

关税也是官府重要的收入来源,总不可能因为贺星回的一句话就取消掉。

&quot;可是只有这样,商人们活络起来,才能带来更多的收入。&quot;贺星回道,&quot;光是一年那么多商人途径境内,住宿、吃喝及其他需要,就能将关税赚回来了。何况商人们的到来,也必然会带动当地的商业兴盛。&quot;

张本中道,&quot;道理如此,可是好处都是将来的,谁都不能确定,只怕很难说服下面的人。&quot;

他的语气并不是反对,倒有点想谈条件的意思,但贺星回根本不想理会,转过头道,&quot;那就只当是朝廷的建议吧。愿意取消关税的可以取消,不愿意的,就继续收取。我想,商人们应该不介意绕一绕路。&quot;

张本中闻言,脸色有些难看。想也知道,结果必然会是贺星回所说的那样。可是叫他立刻把自己说出的话收回来,转而赞同贺星回的提议,张本中也丢不起那个人。

好在贺星回也没有抓着这件事不放的意思,又道,&quot;这是其一。其二,商人们开始流动起来,各地的变化也必然是日新月异。我大越国土宽广,交通不便,若是完全由朝廷调度,消息一来一回,难免耽误许多时间。&quot;

其实现在已经有这种苗头了,,只不过官府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多,也没有什么变化,无非是依着旧例,所以也没什么出格的地方。但以后变化多了起来,确实就显得有些死板僵硬了。

见他们点头,贺星回便说,&quot;因此我想着,等这些商人们建了厂,税收就直接交到当地,各地官府可以截留一部分,用于境内的各项计划,只需每年向户部汇报预算和账目。&quot;

这个消息真是大出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让他们惊喜至极。

只有两个人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