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

“少傅大人,陛下又把自己关在殿内了。”

赵琮整理完手中的书册,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小太监却还是没走,手里还捧着好些折子,“少傅大人那这些可怎么办?陛下不肯批阅,全都丢出来了。”

少傅肩负辅导太子之职,本朝尚无太子,便身兼辅弼陛下的职责。原先是由蔡太傅教授周允乐学业的,后来他入了内阁,这项重任就交托给了赵琮。

“放那吧,我一会给陛下送进去。”

小太监闻言,得救般的松了口气,“有劳少傅大人。”

赵琮将这几日周允乐落下的功课一一罗列好,整理成册,而后才起身,端着那些奏折到了寝殿外。

便见如太监所说的,殿门紧闭,连明礼都被关在了门外。

明礼一见他,立即迎了上来,“赵大人来了,陛下已经将自己关在里面一天了,谁也不肯见。陛下只听您的话,您快劝劝吧。”

周允乐其实不算顽劣,只是缺少关爱,小小年纪又有这么多压力,有点小脾气也是正常的。

“微臣赵琮,求见陛下。”

赵琮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恭敬地在殿外叩首行礼,其余的什么都没说,等了不到半刻钟,殿门就被打开了。

周允乐身上歪歪扭扭地穿着龙袍,赤着脚扁着嘴气鼓鼓地道:“师傅快起来,朕不是说过了,不许你跪朕。”

说完就拉着赵琮往殿内去,至于其他人,依旧是不许入内。

赵琮的父母去得早,平日在家里,便要带弟弟妹妹,带小孩他很有一手,有耐心也有办法。

刚当上少傅那会,他也长吃闭门羹,但日久见人心,他待人以诚,又饱读诗书不古板不拘泥,很快就让周允乐对他信服。

很长一段时间,对他的崇仰已经快和周誉比肩了。

前两日,赵琮的伯母病重,他告假回去侍疾,没想到就这么几天周允乐又闹脾气了。

“陛下是为何不快?”

周允乐很是失落地坐在小凳上,耷拉着脑袋垂着手,“师傅,你说我是不是第二个刘阿斗,怎么扶也扶不起。”

前段日子跟着师傅读书学字,他本是有了些信心,师傅告假几日,他也是兴致满满,想要好好做功课,好给师傅一个惊喜。

更是提早去了御书房,批完了折子,就在他以为会受到赞扬时,蔡太傅将他批过的折子全都又复阅了一遍。

那个时候,他才发觉自己真是个废物,他做了事反而是给别人增加负担,还不如什么都不做来的好。

即便没人敢说他一句重话,但他自己都觉得连坐着说话时,腰都挺不直。

赵琮认真地听他说完,却没急着劝他。

而是给他讲了另一个故事,“很久之前有个小男孩,到三岁都不会说话,五岁时只会喊爹娘,他不敢去学堂不敢和人说话,同窗都在背后笑话他哑巴。”

“他不愿意见人,也不想读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周允乐渐渐被吸引了注意力,抬头认真地看着他,“那后来呢?”

“他有个好父亲,即便他不愿意说话,还是每日对着他说,教他读书教他写字,一遍又一遍。如此过了一年,他再回到学堂时,他已经不再畏惧与人说话,他能顺畅的背出文章,能写一手的好字。因为在他不能说话的那五年里,他记下了所有人说的话。陛下,没人生来就会,但勤学一定有用。”

“这个小男孩,他叫赵琮,他的双亲在他十二岁那年病逝。”

周允乐从故事中脱离出来,讷讷地抬头喊了声:“师傅。”

他一直觉得自己很惨,他的父亲是皇帝,他无忧无虑地长到了七岁,突然告诉他父亲重病了,他必须得肩负起整个大周。

这无疑是在与他开一场滔天玩笑,他还不信邪,依旧混日子希望父亲能挺住,或是期盼母亲再生个能干的弟弟。

结果隔年,父皇驾崩,母后随后也跟着去了,他从没想过要做皇帝,他只想混日子当个快乐的废物。

但没人想过他愿不愿意,他必须子时才能睡下,寅时便要起来,因为他是皇帝。

他不能吃想吃的不能玩想玩的,因为他是皇帝,甚至他的周围全都是想控制他的人。有人说甜言蜜语捧着他,只为了地位稳固,有人给他送上好吃的,里面却混了毒物。

偌大一个皇宫,却没人是真心待他好,他不过八岁,便得努力活下去。

后来他学会了生气发火,只要宣泄脾气,就会有无数的怕他,他享受这种感觉。

他也不再晚睡早起,全凭自己喜好行事,耳边都是捧着他的人,再没不好听的声音。

可很快地,他发现这样不快乐,他不想发火也不想大家都害怕他,好似他是个什么怪物,可他想要变好,却成了件很难的事情。

“陛下,不论何时回头,都来得及。这是功课,微臣一一规整好了,还有这些折子,陛下不如再看看。”

那日过后,他对折子便有些抵触,但面前的人是赵琮,他犹豫了会接了过来。

他以为打开会是蔡太傅重新的批准,可没想到大部分都还是他之前批的,只是每本里面都夹了张纸条,是针对他批注的补充,且言语之间皆是对他的认可。

周允乐愣住了,“蔡大人想与您说话,您总是不得空,这才想用这个法子来提醒陛下。他多次与微臣说,陛下进步神速,天资不输先帝。”

“太傅真是这么说的?”

他一直都很害怕蔡太傅,因为他也是父皇的师傅,他自己丢人没事,他不想让父皇被质疑。

“陛下该自信些,您是微臣教过之中,天赋最高的。”

周允乐顿时高兴了起来,“是朕错了,朕以后再也不会了,朕这就去读书批折子。”

看着他满脸稚气,心情甚好地捧着折子往书房去,赵琮也跟着笑了。

有句话他没说,除了他家两个弟弟,他也没教过别人,但周允乐的天资确实不差,只是起步的晚了,全看他肯不肯下苦功夫了。

与其四处去寻明君,不如亲手培养一个。

自那日后,周允乐读书的热情高涨,每日不用人催,便能自觉去学去悟,赵琮自是倾其所有去教他。

时间慢慢过去,两年后,周允乐已经能独立地批阅奏折,更能对很多朝堂之事,拿出自己的主张,虽然意见还不够成熟,但已经具备成为明君的基本。

他最近正在变声期,声音哑哑的,不太爱说话。

只有私下没人在,对着赵琮才会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