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优势。
否则那么多国家凭什么跑到这边来建厂?无非是因为这边生产的产品,成本太低了,销回欧美后,利润比本地产高了几成。
这就很恐怖了。
“你这个观点,确实说得通。”周东山皱起眉头,又舒展开来,认真地点了点头。“我以前没有想得这么深入——”
一开始很多外商到内地来投资,是因为这边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
这可不是小数目,土地无偿征用,还减免三年税收,相当于省了几百万块钱。
所以往往让人忽略了人工这个重要的成本点。
“第二,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在全世界一直是数一数二的。”周桃继续回答。“现在内地管理出色,质量好的企业,都是外企,十多年后,只怕会被国内本地企业所代替——”
她印象最深的是,九十年代初国内的家电大战。
不管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是其它电器,一开始市场几乎被岛国和欧美所垄断。
但是九十年代开始,民族品牌就开始兴起,通过残酷的价格战,生存下来的国内企业,已经夺取一半的市场份额,后来更是不断蚕食,直到岛国电器,成为高档品和小众的代名词。
“这个——也确实有可能。”周老爷子想了想,最后还是表示了认可。
其实这一点,不管是岛国、南韩还是其它周边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从最初的国外投资,到本地经济兴起,中国会走到这一步,同样没问题。
“第三,中国人口多,当大家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到足够多的钱后,消费力就会上升。”周桃继续往下说。“到了那时,国内就成了全世界的大市场,你说香江能跟内地比吗?”
这个更是前世已经证明了事实,周桃相信非常有说服力。
“桃子,你已经说服我了——”周东山叹了一口气,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内地确实有可能往你说的方向在发展,到了那时候,任何一个抗拒跟中国合作的商人,都会付出代价,包括香江人——”
周东山虽然早已经知道不能小看周桃,可是听了她一番对经济的预判,却感觉自己已经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香江那些商人是什么状态,他基本上清楚。
看不起内地人,自觉高人一等。
现在看来,如果他们不转变观念,投入到中国的发展中去,只怕随时会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