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不能反对,还要把调子定得高高。
这样才能显得县里重视,也证明这件事的独创性,将来参与者才有理由酬功。
否则一声不响完成了,就体现不出李娅淇的重要性。
“辛苦没关系,我会尽力完成县里交给我的任务。”李娅淇见周桃三言二语,就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捞政绩的职位,又佩服又感激。“接下来还得请周桃多给些建议。”
这件事不但在全县是首例,只怕全省都是第一次碰到。
特区建立后,各个地方都有干部抽调过去,他们通过组织部进行协调,是干部的正常调动,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去那边开公司办厂,也很常见,毕竟机遇摆在那里。
但是一次性派大量的劳动者过去,到那边的工厂工作,这在东海县尚属首例。
怎么办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续?地方政府如何为这些人做好服务工作,还得好好商量一下。
“李主任客气了,几十个管理人员招聘和调动,其实算不了什么。”周桃笑着补充。“我们可以
把范围放宽一点,送一些年轻人去那边担任普通员工,东海县的下岗职工不少,如果他们不介意去深城,那边的工资比内地高了不少——”
到了九十年代,人口流动已经成了常态,全国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南下,到特区寻找机会。
有的成功了,也有的找不到工作,最后不得不回家。
但是八十年代初,或许粤省内部已经有劳动力在迁徙了,但是不包括一千多公路外的本省。
“安排年轻人去那边工作?”周智荣没想到周桃想得这么远,在心里衡量了一下,觉得这样也没问题。“如果一次性不超过五十人,我那边应该没问题。”
他是在东海县长大的,自然希望看到更多的家乡人在自己的工厂工作。
反正不管是哪里的工人,工厂都是一样的待遇,对他来说没什么损失。
“这样、行吗?”祝良骥犹豫着问。
几个、几十个,这样大批量的人口迁移,真的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