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进不去,乡镇企业又觉得没必要,最理想的当然是外企。
大家都说外企工资高,待遇好,他也动过这个脑筋。
可惜他们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用的全部是本国人,很
少给国人机会。
而底层管理人员工资普通不高,只比员工高出一点点而已,事情却非常繁琐,还天天加班,这让他些犹豫。
没试过终究不死心,于是抱着侥幸心理,给一家看中的外企投了一份简历,并有了面试的机会。
一番交谈下来,对方愿意录用他,但是给的待遇,让他彻底失望了。
这才回到乡下,准备散散心,看有没有其它机会。
“其实什么性质的企业不重要,关键是管理企业的人。”周桃理解他的失落,笑着提醒道。“那你知道外企跟国企最大的区别吗?”
国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以前只有国营和乡镇企业,它们的管理模式,其实跟机关差不多,对提高质量和效率没有足够的办法。
而资本家办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所以更看重具体的办事能力。
他们不愿意用国内的管理人员,担任中高层管理,一方面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担心他们泄密,毕竟国内的管理者,大多缺少契约精神。
而周桃需要的管理者,其实跟外企的要求差不多。
在她看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眼界和思维方式,因为其它方面大多可以通过努力而学到,唯有这两样,就算有人教你,也很难真正学会。
有的人甚至干了几十年的管理工作,依然只能在原地踏步,只能说他缺乏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
“我觉得外企更重视制度和执行,而国企则是机关那一套,关系比能力重要。”杨皓桢想了想,说了自己的想法。
他其实也看过一些国外的管理书籍,知道他们通过怎么样的方式,达到增产高效的目的。
说到底就是把加工方法标准化,让工人每天做的事,尽量简单,这样带来的好处很多,新工人培训几天,就能成为合格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