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想因为养猪,把家弄得臭烘烘的,女儿辛苦造了这么漂亮的房子,不能给她丢脸。
“行。”周桃肯定地回答。
一家人随意说了些家里的杂事,因为难得团聚在一起,所以气氛一直很温馨。
电视里这时候在放广告和新闻,所以大家的兴趣就少了些。
吃过午饭,收拾完屋里,见电视依然没有好节目,杨桂芳就让小满放录音机来听。
知道妈妈的喜好,他放了一盘《梁祝》的磁带。
当进入草桥结拜这段时,杨桂芳跟着哼唱起来。
其实收音机偶然也会放戏曲片段,只是声音效果差,有时候运气不好,打开时已经唱到尾声了。
不像现在,想听哪里就哪里,太方便了。
杨桂芳把上午宰好的鸡和鹅,装在脸盆里拿出来,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边听戏边清理它们身上的绒毛。
以往一个人在家做这些事,多少有些枯燥,必须开着收音机才行。
现在有女儿陪自己,还能听戏,就有趣多了。
“对了,听说越剧团现在在招人,隔壁村有个小姑娘,已经被录取了。”杨桂芳又说起这个消息。“村里还有人带着小孩子去报名呢!可惜人家看不上——”
她们这一代人,听得最多的是样板戏和越剧,当年村子里还
有人组织排戏,可惜她没有机会参加。
现在自己的孩子有机会学唱戏,他们也愿意给这个机会。
“学唱戏太辛苦,没必要的话,还是算了。”周桃想了想,并不支持家长这样做。
倒不是有偏见,主要是越到后面,听戏曲的人越少。
很多这时候学唱戏的人,到后面几乎没机会登台表演,只能在人家有红白喜事时,站在路边唱。
更多的人重新选择职业,当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浪费了这些年的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