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觉得累,那就随你高兴。”知道妈妈就是这样的性子,周桃也不再劝她。“祠堂那边没事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生产效率提高了不少。
表舅根据每个人的强项,安排不同的人生产不同的家具。
像援朝师傅,比较擅长做桌子,所以他的重点放在加工茶几和餐桌上。
而表舅自己最拿手的是圈椅,他现在每天都在加工不同款式的明代椅子。
以前一次下一件料,现在一次准备十件家具的材料,这样一来,速度也快了近一倍。
见他们自觉在改进生产效率,周桃自然非常满意,最近在考虑,是不是把每样家具的加工费用固定下来,生产得越多,赚得就越多。
又担心这样一来,大家为了赚更多的钱,慢慢忽略质量。
或许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时间久了,总体质量还是会下降。
心里拿不定主意,于是跟父亲商量。
“暂时不要计件吧!”周国勇想了想,说了自己的意见。“你不是说我们是在加工精品家具的吗?既然做高档货,怎么能为了效率,影响品质呢?”
家具作坊毕竟是女儿开的,就算他没当厂长,也非常关心各个环节的管理。
时间久了,不知不觉懂得了一些经营知识,也能在一些具体事务上,提供建议了。
“行,听爸的。”周桃想了想,觉得自己确实没必要为了多打一把椅子,冒质量变差的风险。“如果来不及做,大不了再叫人。”
现在唯一担心的是那边地方不够大,如果再有人加入进来,只怕会影响工作了。
“会不会步子迈得太快了?”周国勇担心地问。
虽然现在承认私营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但是他总担心这边规模弄得太大了,会带来风险。
“那倒不会。”周桃安慰道。
忽然想到现在家具全部供应给大胃王,本地市场还没打开,有没有必要在县城开一家家具店,出售自家的精品家具。
只要去销售,生意肯定会有,只是不能确定销量有多高?
如果真的开店了,到时又要找一个人负责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