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一来,就能被本地当大熊猫一下保护起来。
但是要想出口,必须有渠道。
而香江的周家,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如果你想走这条路,我倒可以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周文婧跟周桃接触多了,不知不觉把她当成了
好友,说话时也不再那么顾忌。“香江那边这样的专业人才不少,只是你付得起工资,给你打工想来也不会拒绝。”
别看香江人活得很光鲜,其实就业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她在深城一开制衣厂,只需比香江那边多付出一成的工资,就能轻松招到香江人到内地当管理人员。
东海县位于内地,想请那边的人替她工作,最少要多付五成工资。
“这个没问题。”周桃语气轻松地回答。“只要有能力,给一倍也没关系。”
她对香江那边的工资情况,其实有些印象。
九十年代初,深城那边的合资企业,本地职员大多在一千块左右,而香江职员最少高四五倍,而且来的大多是本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找不到工作的人。
真正优秀人才,没有几万,不可能到内地。
现在还不到八零年,物价特别低,两三千应该差不多了。
等自己的服装公司开起来,只要年销售金额超过五十万,就养得起她们了。
当然周桃的野心不止于此。
她现在能做的事非常多,不管能接到什么订单,只要不是高科技行业,她相信都能生产出来。
再说不是还有大胃王吗?
“行,我回去之后,帮你物色一下。”周文婧回答道。“对了,你这边怎么不装电话,否则找你也不方便——”
周桃苦笑。
这时候可不是前世,装台电话可没那么方便。
回头问问干妈再说吧!
接下来几天,周桃把新的设计样品交给周文婧,她们看了都很满意。
回去前,重新签了合同,并把十五万块港币转帐到
周桃的帐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