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对水电工这个工作感兴趣吗?如果学不到技术,那不是白辛苦一场?
“这个慢慢来——”见女儿问这个,周国勇老脸一红。“反正能靠这个赚工资,我就满足了——”
开始时他确实有一番抱负,把水电工技术学好,以后村里谁家要接电线,自己就能动手了。
可是每天看报喝茶这么轻松,又有一份工资拿,他现在觉得这样也不错。
“行。”周桃哪里猜不到爸爸在想什么,“你自己喜欢就好。”
看来游手好闲,才是爸爸的天性。
既然他想在工厂混日子,那就混吧!
反正集体企业都这样,也不缺他一个。
万一什么时候工厂倒闭了,大不了再找一个,继续让他混日子。
只要他保持现在的风格,别惹事生非,给家里带来麻烦就好。
见清蒸鲫鱼没人吃,周桃夹了一块鱼肚子肉尝了尝,发现非常鲜美。
怎么形容呢?
记得前世有个甬城奉化的朋友,一次刚从海里捕鱼回来,带回几条新鲜的白鲳给她,她加了点生姜老酒清蒸,蒸熟后放了点酱油就吃,鲜得难以形容。
那个味道,不需要味精来提味,鱼本身的鲜味就够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鱼一斤只要几块,有的要几百块,除了本身稀缺,味道差异确实也很明显。
周桃觉得池塘里的鱼,也达到了这个程度。
以后不能再用普通河鱼来看待它们了,可以把它们当成山珍海味了。
除了自家人和可靠的朋友,其它人最好别拿来招待。
于是把这个想法跟爸妈说了说。
“你说这塘里养的鱼,有这么鲜美?”杨桂芳有些不相信,夹起来尝了一口,又不断点头。“难道是因为山水养的缘故?”
她的见识有限,想不出其它原因。
“有可能吧!”周国勇喝了点酒,话比平时多了不少。“我听人说,黄河产的鲤鱼,比其它地方的要贵很多,还有长江产的一些鱼,被人收购后用来招待国际友人,普通人吃不
到——”
至于具体是什么鱼,他就不记得了。
以前在村子里种田,他的信息渠道有限,靠从老大那里知道一些消息。
现在进了工厂后,每天能看到报纸,让他的眼界开阔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