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有些东西改起来不难。”萧鑫心态很稳,“我们不是都提前做过准备了么,一步步来,把性能优化到国际先进水平,估计要不了太久。”
肖倩倩主要是担心赶不上那个大灾难。
不过萧鑫说的也对,这事急不来,只能按部就班地去改造。
“看样子我们前期只能做小型挖掘机了,大型的机动性不够强,中型的可以直接在小型基础上来改,小改大容易,但是大改小难。而且体型大的挖掘机,也不方便在混乱的环境里应用。”
“嗯。”萧鑫知道肖倩倩指的混乱环境是什么,“要不我们分开研究?电瓶跟电池组想要优化,涉及到许多化学知识,我们俩现在知识储备还不够,这方面只能沿用之前的配置,或者选择进口比较贵的。剩下的阀组配置,油缸跟大臂、小臂等关联装置等等,改起来都不算难。”
“行,那我们把要改的部分列出来,然后分一分吧。”
两人实力旗鼓相当,分开来工作,效率更高。而且厂里还让他们带新人,他们两个分开后,顺便把要带的技术员瓜分一下,省得他们不知道跟谁学。
“可通过的最小空间,暂时估测为两米乘一点九米,具体大小,还是要等所有配件设计出来了,再做计算。”
肖倩倩把钢笔别到工装口袋里,转而用铅笔在草稿纸上比划,寥寥几笔,就把新造型的挖掘机外观给画了出来。
由于要带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人,她不能自己闷头做研究,得一边做,一边给两个年轻技术员讲解。
好在,这一次的研究,涉及到的数理计算,并没有发动机的那么多,年轻技术员努力一些,算是能跟得上肖倩倩他们的思维。
整个研究过程,持续了大半年,到七五年六月的时候,他们终于做出第一台样机了。
“说起来,你们特意设计这么小的挖掘机,也是想要服务于偏僻地方的工程?”厂长看着刚晾干漆的小型挖掘机,内心有点嘀咕。
现在国内常用的是中型,一铲子下去,能挖不少土石。
而肖倩倩跟萧鑫设计出来的这个,在挖掘臂没有升起的时候,看起来就挺“迷你”。
“别看它小,其实配重是实心的铸铁,不像其他国产机子,是水泥套铁皮。这小型挖掘机,可以吊起超过六吨的重量,不过,高度不能超过一点五米。想要吊高一点,重量就得减,关于这个,我们有理论的对照表,待会实际操作验证一下。吊重高,可见它动力还是很充足的,不比之前买来的那款中型差。”
肖倩倩给厂长简单说了一下这个机子的性能优势。在配重这块,由于用了实心铸铁,所以成本也增加了。但铸铁是可回收利用的,旧机器坏掉之后,这个配重的铸铁能取出来另作他用,不算浪费。
还有就是配重轮,这个设计废了肖倩倩不少时间。
“这么小,真能吊起那么重的东西?”厂长有些怀疑。
八一厂现在常用的卡车,载重也才两吨。
“试试不就知道了?”肖倩倩让学徒技术员,去拉来不同重量的铸铁块。这些铁块上头,已经绑好了很粗的麻绳,短时间地吊起,这绳子还是能坚持住的。
挖掘机经过肖倩倩跟萧鑫的全面改造设计,功能跟二十一世纪的有些挖掘机差不多,除了开挖这种基础设计,挖掘机还能充做一般的起吊机,把重物挪个位置。
吊起重量的实验,基本符合之前计算的结果,这台样机表现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