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61

说白了,事情发展成这样,可能是秘书从赵长书这得到了消息,然后通报给厂长那一派的人,让他们有了操作空间,还隐瞒了赵长书这么久。

现在赵长书都不敢打电话过来,一直自己在南市那边运作,希望至少能把他儿子摘出来。

可一汽厂长要对付的,本就不止是八一厂。

常厂长之前为着学习名额的事情,稍得罪了一汽厂长,不过,这点龌龊,还不至于让一汽的厂长费心思来报复。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跟一汽的书记——也就是赵然的爸爸争夺权力,让自己在一汽厂的地位更高。

至于现在跟他在一块的那些人,包括陈书记父子等,也有人是出于私人恩怨,在其中起到了别的作用,让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发展。

赵长书要保全他儿子的名声,偏偏一汽的厂长从中作梗,不在这种时候,同意赵长书再把他儿子调回来。

这样一来,赵然就跟常欢、肖倩倩、萧鑫等人绑定在八一厂这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赵然只是脾气比较犟,并不是脑子笨,他已经意识到本质的问题所在,所以,他也没再主动打电话给他爸寻求帮助,只是沉默地想办法,希望能靠自己解决。

但现在,最限制他们行动的,是八一厂的老旧机器。

原本生产三轮车的速度都够慢了,现在还加入玩具车——玩具车的技术含量不算高,但因为体积小,里面的零件就有点精细,做起来也不算容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厂长靠在椅背上,闭了会眼,长长地叹了口气,“老蔡,想办法收购一条比较新的产线,改一改,专门做玩具车。”

财务部的蔡部长皱紧眉,“临市倒是有快破产的小卡车厂,他们的产线机器不算新……”

“能买的话,就走一下流程吧。”厂长很少有这么迅速下决定的时候。

可如今,每一天都是需要好好把握住的时间,容不得他再慢吞吞思索了。

“购买一整套旧机器,大约需要三万多,然后再翻新、调整数据的话,可能需要追加几千。”蔡部长作为财务部的管理者,说出这些数据,都觉得心疼,“我们把第一批三轮车全部卖完,加上现在还在生产的,也就赚了不到五万……”

结果就这么全打水漂了。

是个财务都得气死。

厂长也觉得心疼,可他还是咬咬牙,说:“买。”

“追加新产线是必然的,只是我们提前购入了而已。这次新买来的机器,调整成专门生产玩具车的,等把这次任务应对过去之后,再进行二次调整,追加到三轮车的生产中去。”

幸好之前卖三轮车赚了这么多钱,不然,现在他们连买旧机器的资金都不一定拿得出来。

“如果能在十一月中旬之前,把新产线搭建好,做出两千辆玩具车的模型,倒是能赶上。可那个车壳怎么办?”陆总工提出新的问题。

这也不算新的问题。一直以来,最限制玩具车生产速度的,就是这个藤编外壳。

藤编外壳虽然别致又好看,但需要纯手工制作,最是耗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