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4

“帕格尼尼啊。”下面有人说了这个名字。

说是这么说,听在专业人士耳中,跟起哄差的也不多。

弹幕里有人问:

【为什么帕格尼尼不行】

【不是说帕格尼尼用这把琴演奏过,应景一下】

……

【帕格尼尼,呵呵了】

【学琴十年,解释一下,帕格尼尼的曲子几乎全是炫耀技术的】

【速度要求很快,指法功法要求都特高,即兴很难的】

【别说了,噩梦】

……

【姜尔要是最近没有好好练,现在拉帕格尼尼肯定丢脸】

【抒情曲相对稳妥】

姜尔让人取来一块雪白的手巾,叠成偏小的一块,夹在颈间,她轻轻一笑:”好,帕格尼尼就帕格尼尼。”

她拉完可以让大家评评,她随意地拉上一曲,帕格尼尼随想曲第二十四首,会与历史上的帕格尼尼有多大的差别。

她下弓的速度如狂风骤雨,在极短促的时间里,潇洒地迸发出几十个音符,轻越地划过琴弦,窜入了听者们的耳朵。

姜尔的登峰造极之处,不仅仅是绝妙的功法,她最引以为傲的,其实是她的左手。

小提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乐曲。人们都说,小提琴拉三年,曲不成调。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它考验不完全是技术,还有耳朵对每一个音的敏感,俗称音准。

在功法里,有些人练了很多年,都无法熟练地运用跳弓,不是手腕不灵活,也不是脑子钝,肌肉记忆无法形成,只是做不到而已。

古典乐的技法很难,如果仅是为了演奏,倒是可以用小提琴拉流行乐。音找准了,空弦拉熟练了,用长短弓实现一首曲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左手除了复杂的揉弦,相对难的是换把,手指拉开十度,要在一秒内跳几个把位,音还不能错一点点。

帕格尼尼随想曲是小提琴手们的试金石,进入交响乐团不得不考的一道关卡。最是难上加难的,便是最后一首,第二十四。

揉弦换把,复杂的功法相交替不说,甚至还有拨弦。

姜尔一气呵成,演奏得让们眼花缭乱,工字东起的速度超越了极限,人们甚至看不清,工资到底是怎么具体的,美成了一道道复杂得幻光。

她得演奏太完美了,让人怀疑是不是异常即兴演奏,还是有意话费了大量时间来联系,故意乘这次拍卖的机会,当着如此多人的面,在世界都在关注的拍卖盛典上,炫一波自己的琴技。

但是,会吗?

且不说姜尔知不知道自己要演奏,就算是自己知道,她也演奏得太完美了,完美到说是帕格尼尼在世,自己用和魔鬼交换来得高超技艺,肆意拉出的也不为过。

会不会是隔着几个世纪的时间,帕格尼尼得灵魂再一次复活了,他爬出了地狱,来到了人间,这一回用女人的肉.身做容器,再一次以魔鬼之名交易。

所以,拉出了这一首第二十四首随想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