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7

“我来开门。”姜尔兴高采烈地接过,打开先将闫筝拉进去,再迅速地将门一关。

门关后锁死,姜尔摇了摇钥匙,扬声笑道:“谢谢。”

未亮灯的大厅,想看清脚下的路,全靠射进玻璃的月光。踏着满地清晖,姜尔和闫筝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演奏厅。

“我要找找,”姜尔贴着墙壁摸索着电灯开关,“印象里,差不多这个位置。”

厅内豁然明亮,光驱散黑暗,只需一秒。

姜尔掏出手机点了点:“阿筝,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处,有着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世界。在那里,你妈妈不仅活着,还活得相当好。她是中外闻名的古筝演奏家,举办音乐会,通常一票难求。”

她在网上找了一首《梁祝古筝协奏曲》,有些遗憾的是,演奏者没能是孟宛凝。

不过,没关系……

她把音量调到最大,手机给了闫筝,自己携酒瓶下着梯形阶梯,走上了空无一人的演奏台:“联想开始,这里有一个五六十号人的乐团。”

“引子部分,最初是低沉的大提琴,然后钢琴零星地弹出几个音,现在到了长笛部分,很明显是在高音区。”姜尔猛灌了一口酒,放下瓶子,绽着如花笑靥,站到了最中央。

手机里传来弦乐合奏,几十把弓子擦着细细的琴弦,逐渐进入了协奏曲的主题。

“小提琴,我最擅长的……”姜尔的心脏脉搏“突突”跳着,兴奋地摆出拉琴的姿势,左右两只手,一按一拉,宛若她真的架了一把小提琴,“来了,你妈妈的独奏。”

清澈圆润的筝声响起,弹拨一小段续接一轮摇指,古筝含蓄,将柔美的抒情置入佳境。

耳边是结构复杂,清越悠扬的曲子;眼前是明艳照人,尽兴陶醉的姜尔。她时而像一个充满激情的解说员,时而像一个如痴如狂的演奏家。

闫筝罕见地失常了,走下台阶,离她越来越近,跟着她一道浮想联翩。

整首协奏曲结束,掌声响起,姜尔说:“你听,观众们为你母亲,起立鼓掌。”

她右手搭上左肩,浅笑着弯腰致意,似乎厅里的确掌声雷动,响彻每一个角落。

这一个须臾,有的是单调的灯光,空荡的厅里,唯姜尔和闫筝俩人,鼓掌的声音随音频播完,戛然而止。

可是闫筝她,分明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古典音乐大厅,延续了巴洛克时期的奢华风格,巨型管风琴高直通到顶。

高达百人的四管编制交响乐团,安静地坐于姜尔身后。穿着考究,赴这场听觉盛宴的观众,尽数离开了座椅。

满场的掌声和欢呼,一波高过一波。

她爱着的姜尔,站在人群中最瞩目的位置,闪闪发光,礼貌地接受夸赞,享受着独一的荣光。

光华璀璨,与闫筝过往的千万次期待,居然没什么不同。

发完疯的姜尔醒了些,脱下脚上的高跟鞋拎在手里,直接从演奏台跳了下来。

裙摆扬起落下,闫筝随即扶住没站稳的她,顺手拿起一旁的酒瓶。

还保安钥匙的时候,无可避免地被他说了几句。姜尔倚着闫筝,醉眼半阖,笑着朝他挥了挥手。

保安不好意思地挠了两下脸,责怪的话再也说不出了。

来到校门口,粗壮的法梧桐下,停有一辆轿车。

姜尔停下脚步:”阿筝,我要和你说再见了。这些天和你相处得非常愉快,那些暧昧的事情,希望你在天亮之前,通通忘掉。往后的岁月里,你我只是朋友。”

作者有话要说:姜尔:“请忘掉□□,老老实实地跟我做朋友。”

闫筝:“坐等你打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