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生

老天有眼,给了她一次重来的机会。

这一世,他们不会如愿了。

床边,婵娟也从短暂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气得小脸通红,胸脯不断起伏。

“这老妈妈真是欺人太甚!您是名正言顺的嫡小姐,何来冒牌货一说!奴婢这就去让她住嘴!”

明璎淡淡一笑,“她说的都是真的。”

在婵娟不解的目光中,她疲惫地撑起身子,走到梳妆台前。

铜镜里映出一张年轻明艳的脸庞。

皮肤莹润如同上好的羊脂玉,眼尾线条微微上挑,宛若翩跹的蝶翼。睫毛阴影里藏着一颗鲜红的朱砂痣,因在病中,嘴唇有些干裂苍白,却并不显憔悴。

此刻的明璎,仿佛一碰就会碎掉的瓷娃娃,有种惊心动魄的美丽。

饶是婵娟从小服侍她,也忍不住被镜中人惊艳了一瞬,说话的声音都放轻了些许。

“姑娘可是躺累了,想出门走走?”

明璎点点头,并没有过多解释。

“替我梳妆吧。”

婵娟便听话地拿起牛角梳,轻轻替她梳理柔顺的长发,将其挽成一个清新灵动的百合髻。

明璎的衣裳和首饰不多,因明夫人说她生得一副狐媚相,要求她以薄纱覆面,且只能穿些素淡的颜色,免得招来些阿猫阿狗,有损尚书府清誉。

她容颜秾丽,和明珠的清雅出尘是两个风格。越是傻傻照做,便越显平庸乏味,反而衬得身旁的妹妹明珠更加温婉柔和,楚楚动人。

思索间,婵娟往她髻上别一支素银钗子,又取出了往常佩戴的天青色面纱。

“我们姑娘生得真是好看,”婵娟艳羡道,“只可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日日遮在面纱底下,不然定是京中第一姝。”

明璎回过神来,哑然失笑。

“京中第一姝”这名号,只有在重阳大典上夺了头筹的贵女才能得誉。

上一世明珠一曲失传多年的《广陵散》艳惊四座,成了当之无愧的“京中第一姝”。现在婵娟用来形容她,倒叫她心中一动,想起那时重阳大典的光景,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

然而,约莫是刚刚重生回来的缘故,那些记忆似掩藏在云雾当中,只要细想就会头痛。

明璎只好作罢,先将这事撂在一边,接过婵娟手中的面纱。

“剩下的我自己来吧。你去收拾一下东西,我要出一趟远门。”

“出远门?!”婵娟瞪大了眼睛,“姑娘,你要去哪儿?你不要奴婢了吗?”

明璎被她孩子气的话逗得直想发笑,阴郁的心情也一扫而空。

她莞尔一笑,静静地看向婵娟。

“那嬷嬷没有说错,我本不是明家亲生的小姐。今天出了这个门,便再也不会回来了。即使是这样,你还愿意跟着我吗?”

明璎语气温柔,却流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她说起自己并非明府小姐的时候,仿佛在讨论别人的事,脸上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也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难过或委屈。

总觉得,姑娘落水大病一场后,和从前那个软弱可欺大小姐不太一样了。

婵娟怔了怔,倔强地抬起下巴,“奴婢是姑娘的奴婢,无论姑娘是不是明府的小姐,奴婢都要跟着姑娘!”

明璎净若琉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赞赏的笑意。

“好。有你这句话在,我必不会亏待了你。”

……

因为下定决心要划清界线,属于明府的东西明璎一样也没拿。

同样都是名义上的千金小姐,西院这边的待遇向来是最差的,甚至连夫人和二小姐身边有些得脸的大丫鬟都不如。

婵娟收拾了半天,只拿了些银票,还是明璎从前自己打络子换的。想到明府这些年来都是怎么对待明璎的,婵娟一时难忍心酸。

明璎倒觉得一身轻松,挑了件从前很少穿的浓妃色掐牙褶裙,裙摆处银线绣着桃花折枝的图样。这样暖红的颜色本就适合她,衬得腰肢盈盈一握,白皙的皮肤近乎透明。

至于那件天青色面纱,她连看也未看,拿剪刀绞成几片,点起油灯径直丢进去烧了。

两人从房中出来,迎面便看见了张嬷嬷。

半盆未洗完的衣裳搁在一边,小矮凳上摆了一大把瓜子花生,那婆子姿态悠闲地倚在藤编躺椅里,好像一个浑圆的冬瓜。

听见房门传来的动静,她猝然回头,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