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含章看着两人对话,愣了半响。
等两人说完话,镜面又一片漆黑了,蒋含章对小梅道:“这东西……”
小梅可能也不是地第一次见外人对这面镜子如此惊异了,道:“祖上留下来的,没什么大用,只是方圆十里内持另一柄镜子的人可以相互对话。”
是的,和手机一样可以传送影像的镜子。
蒋含章对此当然不陌生,但是怎么可能?
蒋含章在自己门口搞过“投影”来做监视器,但那其实应用的还是光学的折射原理。
迄今为止,蒋含章还没见过能够用灵子做同步传输的工具存在,即便如凌霄城那等重视“科研”的门派,传信方式还是很传统的——靠生物工具,比如枯骨蚊。
“我能看看吗?”蒋含章道。
小梅愉快地道:“可以啊!”言毕将镜子来,还兴冲冲地补了一句,“皮少主第一见到的时候也特别好奇,搬弄过一阵子没研究出所以然,后来就不感兴趣了。”
蒋含章镜子里外检查了一边,发现背面的盖子是活动的,虽然看着是某种石材制成,但衔接镶嵌处采用的是隼牟结构,花了点儿时间拆卸开,蒋含章才看到了镜子的背面有晶莹的线条绘制的图案。
如前所说,这个世界符咒的体系基本是以钿金对灵子的吸附性为基础的,再灵子的本身具有的灵电效应、灵热效应、灵磁效应的性质加以开发利用。
就像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以至于信息社会,说到底都是对电子种种效应,比如电磁效应、光点效应的运用为基础的。
电是怎么来的?
说白点儿就是拿一种可以通电的导体,比如金属线全在一块大磁铁里来回的搅动,金属线全力就会产生电。
人类的发电厂的原理就是找到一种动能,让金属线圈保持在磁场里一直转动。
不论是烧煤的、烧油的、烧天然气的,乃至于核电的发电厂,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用煤、油、天然气或者核能把一个大锅炉的水烧热,大家都知道烧热的水蒸气能把水壶的盖子冲开,只要水烧得足够热、锅炉足够大,这股动能自然也能不断地推动金属线转动。
从蒸汽机的发明到核电应用,看着好像进步得了不得了不得了,其实原理从来没变过。
而信息社会的信息传输本质上还是对电子的应用。
众所周知,电脑运算的核心在芯片,而芯片本身的原理则是对电子的运用。
初中物理就有教过,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人摸一块纯铁的铁板不会被电道,因为稳定的铁原子不显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