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只能说出自己的真正的意图:“皇帝与皇后在一起这么多年,膝下荒凉,为什么不把五皇子记在皇后名下,一来,也能叫天下人记住皇后的贤惠,二来,五皇子性格温顺,皇后若能真心相对,日后也能为皇后尽孝。”
“皇后为儿臣生育了一位公主,母后怕不是忘记了。”
皇帝走之前,还是摸了摸五皇子的头,也许是为弥补这么久以来缺失的关爱,派人送来一些文房四宝给五皇子,却回避了太后的提议,没有把他带走的意思。
离边关大捷消息传来已有数月,仗打完了,岳灵犀却没有马上带兵回来,而是留在边关善后。
岳灵犀送来的军书上将自己亲眼所见的惨状细细写上,原来夷人以为有了叛将投靠就会胜券在握,为了打仗,不惜余力地剥削着边关的人民,对自己的百姓也是敲骨吸髓,不留余地,每到一处必是进屋搜刮财物,以至于仗虽然打赢了,但是留下满目疮痍的破败。
军书入京,没多久,朝廷就为边关送去干粮种子棉花无数。
岳灵犀坐在马上,连夜赶路,不见疲惫,和她一样的还有身后的大队人马,从战场上下来后,忙不停地参与到重建工作中,但是每一个人精气神都十足,身下的骏马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只见前方就是皇城的城门,城门上锦旗高悬,锣鼓喧天,就是为迎接他们而来。
当陛下与皇后的身影出现在城门上,他们觉得这一切都值得了。
谢文玉作为在场唯一能站到帝后身边的皇女,地位显而易见。。
其他皇子皇女却没有这个待遇,感觉到了天差地别的待遇。
就拿公主府这件事情来说,公主出宫开府不是稀罕事情,稀罕的是前朝公主都是招了驸马后才有资格出宫建府,文玉公主尚在闺中,陛下就为她破例,就怕是到了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规矩,要为文玉公主破开的。
岳灵犀在前,宋志书在后,岳灵犀一马当先,骑马穿过城门,在城墙上看到了谢文玉,与她目光相对时,谢文玉回以微微一笑。
岳灵犀心中了然,陛下将封赏这事做地声势浩大,一为军心,而来实则是是在为公主铺路,毕竟,这是公主代为出征,并且打了胜仗回来。大胜而归,记在公主名下,陛下大赏特赏,为公主扬名,也让公主收拢了军心。
岳灵犀此次归来,已经写家书给家中,家书中说她赌上岳家的将来,只认定文玉公主。
朝歌也有幸看到了班师回朝的场面,她意外的是走在前面的人居然是岳灵犀,岳小将军身穿岳家的银甲,头戴银盔,一手持着缰绳,一手按在腰间宝剑上,她身后诸位男儿身形都比她高大,却没人能压过她的气场。擦地干干净净的银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岳灵犀在面见圣上的时候,自称是岳家长女岳灵犀,她此话一出,让原本安静的场面顿时沸腾起来。
之前只听闻岳将军膝下只有一子,年纪尚幼,就随岳将军出生入死,威名在外。而有些人稍有些人脉的,早收到消息,只是以为岳家应该会羞于谈这事情,最后说不定会说只是谣言。叫他们出乎意料的是,岳灵犀居然当着陛下亲口承认了。
而陛下的反应也是耐人寻味,不但没有发怒,说欺君是有情可原,反而盛赞岳灵犀的勇敢,不输男儿,堪为天下女子表率。
闻言,有不少人在心中嘀咕,不知道是为天下女子做哪方面的表率,难不成是鼓励叫女子去打仗?
作者有话要说:我好羞愧,我的词汇好匮乏。哭了,哭了。我后悔没有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