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强徒

这日正是嫁入定安侯府的嫡女的回门日, 国子监祭酒李府内的三进院落并跨院早被整理一新,别说成婚那日的爆竹碎片不见一个,便是半片落叶也不曾有。

这都是国子监祭酒之妻卢氏和其儿媳杜云丽亲领着家下人精心打扫过的。

一大早还没到往日起床的时辰, 卢太太便睁眼起身, 轻手轻脚的披衣穿鞋走到门边, 双手把披在身上的家常黛螺紫银鼠斗篷裹紧, 开门掀帘子到了堂屋。

堂屋里睡着一个守夜的婆子并一个丫头, 听见动静, 那丫头睁开眼睛, 见是卢太太,忙着从被窝里爬起来, 先看外头天色还不到寅初(凌晨三点), 又推那婆子,一面问:“太太?”

卢太太在一把椅上坐了,摆手道:“悄声些,别扰了老爷, 去给我打水来洗脸。”

一句话的功夫,丫头已随意挽了头发, 往衣架子上给卢太太拿件大斗篷再披上, 那婆子把两人的铺盖卷了扛起来,单手把门拴打开,再把门推个小缝儿, 不叫外头冷气进来太多, 一闪身出去了。

丫头把堂屋地下火盆挑出火星子, 往上加了几块炭,看卢太太这里暂无事,也忙着出去叫人打水并一起来服侍。

卢太太就暂坐在堂屋里, 闭目养养精神。

一时婆子丫头们都回来了,有丫头轻手轻脚进了卧房,把卢太太的妆匣和预备好今日要穿的衣裳拿出来,簇拥卢太太到了另一边屋子,服侍卢太太更衣梳洗。

“太太今天起得也太早了,咱们家大姑娘……大姑奶奶总得吃完早饭才过来。”卢太太的心腹管事娘子一面往卢太太发间插金簪,一面笑说。

卢太太道:“若只有她和姑爷两个人回来倒罢了,今日靖宁县主也来,总得精心些,别怠慢了县主。”

管事娘子笑道:“县主娘娘最是和善大方,今儿又是咱们姑奶奶的大日子,太太也太精心了。”

卢太太只笑笑,不再说什么。

一时梳妆毕,她看卧房里还没有动静,道:“先给我随便端碗粥来。”

管事娘子早知她太太就是这个性子,贤良淑德,事事都先尽着老爷。这么些年了,只有在大姑奶奶婚事上头和老爷闹过一场,别的再没和老爷起过矛盾。

若按她心里实话,老爷性子算不得不好,但也算不得太好。李家这些年能平平顺顺的过来,还是太太事事小心的功劳。

李家又不是那等吃不起饭的人家,有碗干的就得先紧着男人,太太就一个早饭也要等老爷起了再吃,老爷不起就不正经吃早饭,哪里还能找到比她们太太更贤惠的人?

等卢太太就着小菜一口口把一碗粥吃尽,正要往各处去查看时,卧房里传出了李祭酒李守中的动静。

卢太太便也不忙着往外去了,先服侍李守中更衣洗漱。

李守中也问:“太太怎么起得这么早?”

卢太太把靖宁县主今日要来的话再说一遍。

李守中略皱眉道:“虽说定安侯府门第比咱们家高,但两家同朝为官,又是亲家,很不必如此小心,照常相处就是了。”

自上次因卢太太感叹一句:“定安侯府真是难得的好人家,亲家老爷高升,家里还有了县主,对咱们纨儿倒一点不怠慢。”李守中听见说:“两家早便约定了亲事,虽没走礼,王家也该守诺,若连守约结亲都做不到,因他家得了势就怠慢亲家,便连一般人家都不如了。”

卢太太心知李守中一直不想叫人以为他以女高攀,所以自那次之后,她每提起定安侯府都小心了不少。但李守中并非无礼之人,对两家寻常走礼皆十分守矩,也算听得进话,卢太太倒还不太为难。

她此时便说:“老爷说得是,只是我觉得靖宁县主毕竟是受了册封,将来还要开府的县主,宫中还赐下六位女官,比郡主的例都高,所以我觉靖宁县主说是定安侯府的人,其实更像皇家的人。再者靖宁县主是替亲家夫人来咱家道不是的,可定安侯府在婚事上并没委屈了纨儿,我才想着精心些。”

李守中松了眉头:“太太说得也有理。”

这日乃是朝日,李守中穿上朝服吃了早饭,匆匆上朝去了,卢太太便和儿媳杜云丽一同,最后把李府内外查验毕,李家上下专等姑爷和大姑奶奶回门。

李家长子李经这日也不忙读书了,李守中去上朝,未必能赶在定安侯府之前回来,他身为李家长子,得做好和母亲媳妇一同接待妹夫的准备。

辰正三刻(上午八点四十五),车马声响起,带着人立在李府门口的卢太太李经杜云丽忙往车声响动处看去,却只见前头王仁骑着马,后面几十个亲兵男仆婆子等围着几辆车跟随。

只是怎么只有一辆绸车?不是说靖宁县主也来?

和杜云丽对视一眼,卢太太命李经:“你去迎一迎。”

李经对身为舅兄去迎妹夫这件事没什么抵触,应得一声便带了几个人走出去。

王仁见大舅哥迎出来了,忙翻身下马,把缰绳丢给亲兵,他赶着几步走过去:“大哥。”

李经把王仁扶起来,笑道:“来了,一路可有什么事没有?不是说今日县主驾临,怎么……”

王仁把手搭在李经肩膀上,低声道:“大哥,这事咱们进去再说。”他问:“岳父大人还没回来?”

王仁这语气让李经心下一沉,他随即笑道:“老爷上朝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先进来罢。”

两人便伴着车行到李府门前,王仁先赶着对卢太太杜云丽一礼,便专去扶李纨下车。

离家几日的女儿身披大红羽缎斗篷,头戴凤钗步摇,打扮得比在家时多了许多尊贵气派,又气色红润,眉眼舒展,眼见是过得不错。

卢太太看李纨先对她一笑,把手递给王仁,被王仁小心搀扶着下了车,和王仁小夫妻两个对视一眼,便知他两个正是新婚甜蜜,如胶似漆的时候。

才看了女儿几眼,卢太太已把心放下了一半。

她还提着的心一半还待再细问李纨过得如何,另一半却是为靖宁县主提的。

卢太太心道只有一辆绸车,还并非有身份的女子该乘的朱轮车,车上已下来了李纨,那靖宁县主是未曾来?

李家三人正各自思量时,车帘掀动,忽从车内跳出一个人来。

卢太太被唬了一跳,心道难不成县主和纨儿坐了一辆车过来的?那纨儿怎地不去扶县主,光和女婿拉什么手?

女婿也是……

来不及说什么,卢太太忙看过去,看出来的那女子身量高挑纤长,穿着织金锦绣的大毛斗篷,可头发却只简单梳了个单螺髻,发上一根乌木镶银黄玉簪,模样有几分清丽,看上去二十出头,并不是靖宁县主。

这是谁?

卢太太要问李纨,却见那女子下车站定后,立时转身往车内伸手。

众人皆有预感,知这回从车内出来的十有八·九是靖宁县主了。

卢太太领杜云丽上前,见那女子扶出的果是靖宁县主,看了先是一愣,便来至另一侧,也伸手去扶,笑道:“县主娘娘长高了不少。”

和春日时相比,县主娘娘长高了足有二寸,五官也长开了,越发有倾城之色。

李经见靖宁县主的目光轻轻扫视一圈,红唇上抿出一个笑,便觉面上发烫,心内乱跳,低头不敢再看,心道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王熙鸾笑道:“我就是怕扰了三嫂子回门,所以才和三嫂子同乘过来,没想到还是抢了嫂子的风头了。”

卢太太恍然道:“我还说呢,怎么不见县主娘娘的车驾。多谢县主娘娘体贴……”

她还要再说些客气恭敬的话,王熙鸾已在地上站定,笑道:“您若再这么客气,我可就不敢进门了,本是因母亲身上不好,怕怠慢了嫂子,所以今日我一同来赔礼。可我来了,没叫府上高兴,反更劳累了府上,叫我又添一重不是。今日您和嫂子们别把我当什么县主,只当是亲戚家里孩子便是。不然白白因为一个虚名儿,倒叫亲戚间生分了。”

卢太太玩笑道:“话虽如此说,可我并没有县主这样好女儿,不敢托大。”

李纨不疾不徐笑接了一句:“我才离家几日,鸾妹妹纵好,娘就嫌我不好了?”

女儿出阁才三四日,眼见人看着更漂亮了,也开朗了,也会说两句玩笑话了,卢太太的心里是又甜蜜又酸涩,赶着一手扶王熙鸾,一手拉着李纨往府内走。

她注意到李纨对靖宁县主的称呼不是“县主娘娘”而是“鸾妹妹”,王仁听得这声“鸾妹妹”也神情自若,看来是听习惯了的。

卢太太窥一斑而知全豹,心又放下了不少。

李府不比公府侯府大,从大门到正堂要几十丈得坐轿。转过照壁,略行几步走过一处院子,再跨过一道院门,便是卢太太的正房。院虽不大,但其内几株花木栽植精巧,也颇有可看之处。

几人行到屋内,卢太太要请王熙鸾上座,王熙鸾不肯,笑道:“三嫂子的回门大日子,您不坐上首,反是我充大头,这怎么行?便是回了家,爹娘也要说我的。您若不自在,我先往外头转转去?”

卢太太赶忙道:“这如何使得!别说是县主娘娘,便只是亲戚家孩子过来,热茶热水还没喝一口就让人逛去,也不是礼。您且先坐……”

王熙鸾偏没坐,笑对李纨道:“好嫂子,你替我劝劝亲家太太。”

李纨挽着卢太太笑道:“娘别怕慢待了鸾妹妹,无妨的。我叫人先领鸾妹妹往我屋子里看看罢。”

卢太太看王仁毫无反对之意,只得道:“到底是我们失礼了。”

李纨的陪嫁丫头小心领王熙鸾出了屋门,沿着抄手游廊行到穿堂,后面一进后罩房便是李纨未出阁时的闺房。

王熙鸾此世生长于富贵之家,凡所居无不是高房大院,从前只是知道四合院前后三进,最后一进后罩房因房屋较正室低矮狭窄,位置在内,一般给家中女儿或仆妇居住,今日倒是第一回见,颇觉新鲜。

后罩房东西七间,正中三间打通,做出堂屋和东西侧间给李纨居住,余下四间分别是库房,丫头婆子们住的下房,还有半间茶房。

看到这小茶炉子,王熙鸾便知李纨在家中也是颇受宠爱的。

李府房舍不多,李大人卢太太和李纨姨娘们仆妇们,并车马厩库房等都挤在这三进院内,李家还能想办法给李纨挤出半间屋子做茶房,好叫她能随时用上热茶热水,这就是李家的心思了。

再加上王仁这个高门女婿,看来今日的事不用她亲口说,李家应也会信,会配合。

几日未曾住人,李纨的屋子仍整洁到一尘不染。

让李家的丫头婆子不必紧张,接了茶,王熙鸾随意取本书,在一张搭了灰鼠椅搭的椅上坐了,等前头的动静。慧露在她身旁坐下。

“先生若觉无趣,不如也找本书看?”王熙鸾翻页时顺嘴问了慧露一句。

慧露已是把三间屋子里里外外观察过一遍,真觉无事可做,便也往书架上拿了本书,间或翻上几页。

王熙鸾笑问:“先生除了习武外,便没什么别的兴趣?我看先生手里这本书倒不似毫无趣味。”

慧露笑道:“县主不是不知,我虽识字,但一看书就犯困。倒是这个天气,再过几日下了雪,就好在园子里烤肉了,还能往炭火里焖些芋头,再配些府里做的酱菜,那滋味绝了。”

王熙鸾也喜欢吃这些,左右是在李家,可以暂把那些累人的血·淋·淋的朝堂争斗性命放下,说些吃的玩的,就当放松精神了。

回想去岁冬日,她放在眼前最愁的还是玥姐儿的状况,还有贾珠的身体,秦可卿的未来,贾元春的婚事,不省心的贾瑞等。这些事不论大小,说来不过是家中和亲戚们的琐事。

她还记得荣国公府和家里说好,要早办她和贾瑚的婚事。两家以为婚期在即,连爹娘都不禁着她和贾瑚多见面相处了。

贾瑚每逢休沐都去林府,她也要常往林府去看太太和黛玉,两人见面不算频繁,但一月之中,至少也能见到一二次。

现在想想去年,虽只过去了一年,却似过去了三年五载。

自贾瑚搬到靖宁伯府后,她和贾瑚已经足有一个多月未曾见过了。

若贾瑚一直这样闭门不出,可以想见,直到贾瑚出孝他们才能再见。

王熙鸾和慧露说着怎么烤羊肉才最鲜嫩,心里却在想着贾瑚。

现在靖宁伯府真是他说一不二,连个名义上能管住他的人都没有了,他有没有记得一日三餐按时吃饭?每日有没有睡足三个时辰?他身体再好也不是铁打的,她想抓住这个机会,他一定也想。

林之孝在他手底下将近十年,算个忠仆,人也能干,可要说能和他主仆相得还差些。

对比自己有这么些人看着劝着,还有好些日子只堪堪睡了不到四个时辰就爬起来——她还在长身体,王熙鸾对贾瑚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表示深深怀疑。

但想到自己身上,王熙鸾有些心虚,为了让自己心安,王熙鸾赶紧把贾瑚赶出了脑海。

想也没用。

*

李家女儿高嫁到了定安侯府,算是这一片官宦人家府宅间的新鲜大事。三朝回门日到,左邻右舍都明里暗里注意着李府。

李家女在定安侯府过得是好还是不好?听得定安侯夫人近日病重,才成婚的新娘子就得给婆婆侍疾,也算不得太好,何况定安侯府里上有两位高门嫂子,还有位县主小姑子,这定安侯府三奶奶可不好当。

有些人是真替李家姑奶奶担心,有些是纯想看热闹,倒没什么人盼着李家姑奶奶不好的。

圣上愈发喜怒无常,这日又正是朝日,定安侯府车马到时还未下朝,各家都担忧着自家老爷,没什么精力分给李家。

但听得早朝平平安安的过去了,得知自家老爷无事,各家便都有了些闲心打听李家的事。

靖宁县主和李家姑奶奶是同乘一车到的李府门口,定安侯府三爷亲自扶了李家姑奶奶下车,听说靖宁县主生得越发似神仙了!

各样的消息传到诸人耳中,让人听了越发好奇。

但住在李家近旁的无不是有官有爵的人家,要自持身份,不好做那等听人墙角围观热闹的事,只能悄悄派下人在街头巷尾注意着。

这一片房舍并无深宅大院,最多不过三四进,各家的动静有时候能传出去些。

一整个上午李府都静得有些不寻常,没有寻常姑奶奶回门该有的热闹。倒是中午饭时顺风听得不少高声言笑,又比李府平日里吵闹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