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雁感动应是,又说两句累老太太担心了云云。
她既好了,贾母便又把账本对牌等交给她,并和她说了这些日子各家交际往来。
说到最后,贾母命人下去,只留几个心腹丫头,和张问雁道她见现任大理寺卿家中有一位姑娘,姓杜,乃是其原配夫人所出嫡女,今年十五岁,生得样貌清丽自不必说,杜家又是诗书世家,家中不论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的,是以这杜姑娘也文墨颇通。
张问雁知这是婆婆替她办事儿,忙竖耳倾听。
贾母道:“这杜姑娘在家中姊妹里排行第二,上还有一个庶出姐姐,两年前业已出阁,许的是国子监祭酒李家。这李家也是金陵世宦之家,和咱们家素有往来。还一两个月就要过年,等过年各家交际,你再亲看一看,若觉得合适,便说给温夫人听,看他们两家都是何意。”
张问雁感激道:“多谢老太太替我操心,只是儿媳有一事不解。”
贾母道:“你想问杜姑娘家世又好,人才又好,怎么拖到十五岁还没说亲?”
张问雁忙点头道是。
贾母解释道:“李家夫人和我说,杜姑娘十三岁时,杜家本已和刑部侍郎钱家互相看定,正要换庚帖合八字定下。谁知钱家的小公子一病没了,两家婚事自然不作数。杜家是厚道人家,看钱家悲伤得那样,自然不好叫自家闺女立时就找亲事。看自家姑娘年岁又不算太大,杜家便直等了一年多,方才重新打听起来。”
张问雁思索一会,又问:“老太太,那杜家钱家两家是世交之家,还是只是官场中素有往来?两家平日关系可亲密不亲密?”
言下之意,杜家过了一两年才给自家闺女找女婿,到底是因杜家厚道的缘故,还是因杜姑娘心里过不去?
贾母明白她想问什么,道:“两家是同在京中为官之后才互有往来,算算总有四五年了。”
张问雁想想,笑道:“待我见了杜姑娘看一回,给瑛儿写信,让她自己决定罢。”
贾母笑道:“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何况十几岁的小孩子,正是年轻心热的时候。便不是男女私情,只说兄妹情分,连大人都受不了生离死别,何况孩子?你也别太多想了。我看你这个病,总有一半儿是从多心上来。”
张问雁被说中心事,惭愧低头。
左右无事,贾母便又起了教媳妇的心思,和她道:“等翻过年去,你都三十过半的人了,怎么还不明白?婚姻大事,最重要的是两姓之好。就算怕孩子心里不中意,十几岁就成婚,只要孩子们都是好孩子,没什么大毛病,天长日久,哪儿有处不来的?”
“那杜家现是从三品大理寺卿,三法司长官之一,官位不比各部尚书侍郎高,也是难得的了,和王家也算门当户对。杜姑娘年岁和王佑那孩子差不多,只大一岁半岁,不算什么。我看她样貌才情无一不好,礼数也甚好,还是嫡女,很当得起宗妇长媳。只要名节上没错儿,那钱家不过是没定亲的同僚家孩子,能有什么?”
贾母越说,张问雁越是满心的苦涩。
婚姻大事,谁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有她的孩子,还没到说亲的年纪,就自己心里把婚事定下,叫她无从反对。
张问雁勉强绷着笑答应了,回去后烦忧一整日,等夜间躺下,又是一夜不曾好睡。
等到十一月末,王家自承德来信,信中说冬日苦寒,王子腾初初就任,边关未必安稳,让两个孩子在荣国府过年,请荣国府不必费人费力把孩子送去了,劳烦府上云云。还有王熙鸾说要找的教骑射的女先生已找到,等过了年就往京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来啦~晚上还有双更合一~
本期有奖竞猜:杜姑娘和王佑能不能成?第一个猜中的发红包=w=
上期有奖竞猜这就去发红包,注意查收呀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