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结盟

原因就是张昭这一句,“他们能奈我何?”。武勋和宦官的组合,在京中的势力何其之大?基本上需要文官集团才抗的住。但是,张昭不同啊!

他麾下的新军营要扩军至一万五千人。如此犀利的火器部队,足以镇压京师内外的任何军队,决定皇位。而张昭是天子一手提起来的武将。他只要忠于天子,不管风吹浪打,屁事都不会有。

而恰恰,天子对外给出信号,他依旧信任张昭。宫中已经多久没有这么大手笔的赏赐盐引了?价值约四万两银子啊!

张昭有这个认识,稳稳当当,蒋太监自然是跟着松口气。提出他进一步的计划,笑道:“张伯爷心里有数,咱家就不多嘴。听说前些时日贵府放出风声,要买几个侍女。可曾买到合适的?

咱家有个干女儿,自小养在跟前,如今十六岁,琴棋书画,针线女红样样精通。”

说道这里,蒋太监就没再说,而是看着张昭。

张昭自然懂蒋太监的意思和心路历程。

蒋太监今天来“通风报信”,这算是示好。他刚才要是有惊慌失措的神情,“侍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的话题蒋太监自然是不会提的。而恰恰是他表现的很淡然。蒋太监觉得和他结盟“合算”。

且先不管这“干女儿”是真是假,当然多半是假的,但要的是这么一个态度。

结不结盟,张昭可以自己选。

弘治皇帝没有“抛弃”他,他在京师权力场中的地位就是稳的。三天前,驸马都尉崔元的妻子永康公主到访,就送了一个十五岁的绝色侍女给婉儿。

刚才蒋太监说张府放风要买丫鬟,这其实不算放风。主要是京中干这一行的牙人(中介),有信誉的、手中丫鬟品相好的,就那么一些人。而急切之间,肯定是寻不到合适的丫鬟人选,婉儿吩咐这些牙人留意。消息自然就会在京中传开。有心人不难打听到。

现在选择题摆在张昭面前!

蒋太监的话其实是说的比较到位的。先问了一句“可曾买到合适的?”他即便拒绝,双方也不会很尴尬。他今天承蒋太监一个人情就是。

张昭沉吟片刻,用尴尬的演技露出一个“欣喜”的神情,道:“哪里买到合适的?我正愁这事。蒋公公这里有合适的人再好不过。我厚颜再欠蒋公公一个人情。”

演技什么的,可以慢慢磨练,关键是要把这个态度展示出来。

萧敬,在涉及皇帝时是靠不住的。而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貌似也在对立面。张昭又不傻,在这个时候拒绝蒋太监的“合作”。主席教导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