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骈闻言侧头看着她弟问道:“你又想买什么了?”
开玩笑她还能不了解这小子,会这么殷勤一准是因为他自己有想买的东西,但是没钱了,所以把注意打到自己的头上。
孙骥闻言搔着头嘿嘿嘿笑着不说话,孙骈见状眉毛一挑,就要跳下车去。
“别别别,别呀,姐,我橡皮用完了,真的就要一块橡皮。”
“你不是期末考试之前刚买的橡皮吗?哦,又手欠把新橡皮切着玩了吧?”
“嘿嘿,还是姐姐你了解我。”
孙骈闻言翻了个白眼,敲了一下她弟弟的脑瓜壳说道:“回家之后拖三天的地。”
一个橡皮并不是什么太贵的东西,如果弟弟真用完了孙骈也愿意给他买新的,但是这家伙不是用完而是霍霍,既然如此就得让他付出劳动才能得到东西。
“没问题,不但拖地,扫地也归我了,保证地面干干净净的。”
孙骈闻言这才接过姥姥递过来的草帽戴在头上,老实的在驴车上坐好。
确认家里面没人在有要求,田家老爷子这才拉开车闸小心的驾驶着马车,一路行驶到村外的宽敞的土路,这扬起手中的鞭子喊着:“驾。”
啪,一声清脆的鞭响,却没有抽到毛驴的身上,而是凌空一抽。
老毛驴拉扯好几年,早就已经习惯了主人驾驶时的各种动作,基本上不用挨抽,只要听口令和鞭子的响声,它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鞭子响过之后,前面拉扯的大灰驴立即加快了脚步,驴车的速度由之前的散步变成了小跑,一路拉着车上的人沿路往岔道口那边走去。
乡村土路的岔道口,一条向着电厂家属区,另外一条则直通镇公路,一路上了板油路后,田姥爷赶着驴车往镇子的方向走,他要先去镇高中给孙子送口粮,之后在掉头带着外孙和外孙女进城去。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家往上数,长辈们都是工人,学历最高的是技校毕业,都没上过高中。八十年代的高中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特意去问了我的一位老师,她是八、九年的大学生,家里面的爷爷奶奶一辈子都在教育部门工作。
老师告诉我,那个年代的学生是真苦,定量粮不够吃,学校里没有供暖设备,课桌课椅残破,除了教材之外,其它的辅导书籍稀少,国家虽然重视教育,但是老师们的待遇始终不高,个别困难的人家,还真有饿着肚子上学或者上讲台的时候。
但那个时候也是真单纯,各家生活差距没有那么大,学生进了学校就是一门心思的学习,老师们也愿意竭尽全力授业解惑,这里面固然有我老师回忆时带着美化的思想,但老师谈起这些时严重泛起的亮光让我知道,她是真的很怀念那段当初的时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