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那边则是压床的弟弟和负责给新进门的嫂子煮子孙饺子的小姑子。
但是见多识广的司仪还是会悄悄的嘱咐去接亲的新郎官包上几个红纸包,里面不用多放,给一毛钱就行,防备的就是女方那边有如同孙骈他们这样的,小一辈或者是两辈的‘小不点’们闹的太欢。
新郎就是以为自己遇到了这种情况,却没想到红包塞进去,没几秒钟又被送了出来,里面一个女孩子清脆的略带尴尬的口气说道:“小姨夫,红包不用急着给,咱们玩会游戏吧,我问你答如何?”
还没等新郎官寻思明白,就听里面的人问道:“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
接亲团队:.............
等了一会发现没人回答,里面出题的那位大概也知道自己出错题了,连忙改题道:“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或者背一下锄禾也行。”
一脸懵的接亲团队互相看了看,他们不是不会,而是在茫然,在疑惑自己是来接亲还是来考试的?
也没听说新娘家有近亲属是当语文老师的呀?
就在孙骈拦门的时候,已经捡完钢镚的孙骥兜着上衣跑了过来,一看被问题堵在屋门外的那群人,孙骥拍着大腿道:“老姐干得好,关键时刻还是老同志顶用。”
屋子里面硬着头皮强上的孙骈闻言深吸一口气,她现在很想冲出去让弟弟知道什么是‘老同志’的愤怒。
好在就在孙骈堵门的这段时间,屋子里面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孙妈妈出来示意女儿可以放人,孙骈见状长输了一口气,放开门板热情迎接,心说下一回看热闹再也不离这么近了,被人抓着顶雷的感觉实在不好受。
新娘和新郎一起拜别父母,看着女儿和姑爷,老两口泪流满面,不住的嘱咐姑娘到了婆家要好好生活。
就这样新娘总算被接出门,娘家人这边立即一拥而上,肩扛背顶的将嫁妆装上驴车,孙骈她大舅会负责驾驶这辆喜气洋洋的送嫁车。
眼看着新嫁娘被婆家人接走,村里这边的亲朋好友们也就算是完成了任务,村民们凑在一起相互聊天,刚嫁了女儿的二姥爷走到自己大哥的身边,递给他一颗哈德门说道:“哥,抽一根吧。”
田家姥爷闻言冲着自己弟弟摆摆手说道:“带嘴的抽起来没劲。”
说着就从后腰处将自己的烟杆子取下来,往铜质的烟袋锅子里面填了些烟叶后,点火用力的抽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堵门真是个技术活,我两边亲属当中,女孩子都是最小,从小没少带人堵我姐夫的门,是值得亲朋们信任的专业级别选手。我堵门的时候就从来都不插门,姐夫带来的接亲团队要是能硬挤进来,那就让他们进,我直接拿红包,不挤就隔着门问几个问题,那种搞笑又不尴尬的,问完要红包在开门。
堵门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平辈和小辈们干的,长辈们是绝对不做的,据说这种习俗最初是为了让新姑爷看看新嫁娘娘家兄弟姐妹众多,叫新姑爷结婚后不要欺负新娘子。
那个不能让女婿见到娘家给包的子孙饺子,也不知道是啥传统,我堂姐结婚的时候,接亲车队来早了,饺子没包完,我婶娘叮嘱我一定要把门拦住,千万别放人进来,然后我就堵着门和我姐夫尬聊了二十多分钟,期间无数次把从门缝里塞进来的红包在塞回去,我姐夫汗都下来了,我也下来了,只能用力想问题活跃气氛。
后来接亲车上我姐夫悄悄问我姐,他是不是有地方得罪过小姨子,我姐还笑,真是服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