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家

阳阳又把石头藏在了抽屉里,就蹦跶着玩开了。嘴里还唱着儿歌,什么小燕子穿花衣,椿芽跟明瑜相视一笑,这是盼着天赶紧暖和起来吗?

*

东西都收拾好了,礼物也都备下了。

除夕一大早,通信员小赵就赶来帮忙,把首长一家送到了省招待所。吉普车正等在那里,本来那位同志想过来接他们,齐明瑜不想麻烦人家就说自己过去就成。椿芽也知道外面的车子进营区不方便,梁部长每次都是提前下车走着进来。再说,她也不想让周围的同志看到这个而产生了误解,宁可自家麻烦一点。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上路了。

不过半天功夫就到了县里,比班车快了不少。梁部长这边正等着,见了果果和阳阳就笑着说:“果果,阳阳,还记得梁伯伯吗?”果果当然记得,即便梁伯伯刮了大胡子也认得他,就喊着:“梁伯伯好!”阳阳自然早就忘了,可见姐姐喊梁伯伯,他也跟着喊。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在梁部长家里吃了午饭,他爱人就给安排了邮车,说送到村口。往镇子上跑的邮车都是马拉的,颠颠的兜着风。果果和阳阳可稀罕了,尤其是阳阳也不犯困了,一脸兴奋地瞅着,还学着车把式“得得”地叫着。

河边的垂柳泛出了绿意,河水也清亮亮的映出了倒影。椿芽看着这幅景致,心绪激荡。两年没回来了,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

道路加宽了,也平坦了许多。路两旁都挖了排水沟,还栽上了树木,看着整齐划一。还有那田间地头也有了变化,一垄一垄的,四四方方的,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歪歪扭扭的,东一块西一块的了。

这就是大集体的力量,也是人民公社的成果。如果按照小农经济,再过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有啥变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无从谈起。可现在不过短短的几年,农村面貌就发生了巨变。听梁部长上,县里还准备在青沙河上修水闸,把河水引到渠里灌溉农田,这样就不用看天吃饭了,亩产也能提高不少。

家乡的变化是可喜的,是大家齐心合力干出来的。

把散漫的农户组织起来,拧成了一股绳,靠得就是基层组织的干劲儿。从公社到大队,从大队到小队再到小组,每家每户都加入了集体,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这是前所未有的,翻看历朝历代,官家到了县一级就顶了天了。乡镇以下都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县里发了令想听就听,不想听县里也没辙,反正是鞭长莫及。而现在基层组织深入到了每村每户,能量之大可见一斑。

在农业基础薄弱的年代里,农村大集体是先进的。它集中了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设施,为工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干就是三十年。即便放在后世,早期建设的那些农田水利工程依然发挥着光和热。

如果没有这些打底,后续的“土地承包”也不会取得丰硕成果。更不像那些夸大其词的说法,什么一包就灵,而是后人正享受着前人的劳动成果。这种积累是一点一滴的,是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铸就的。

*

赶在太阳落山前,椿芽和明瑜带着孩子们回来了。

姜茂山和徐秀兰笑得合不拢嘴。除夕下午,粮店也早早关门了,俩人就兴匆匆地回了老宅。大林和二林都在家里,正打扫卫生准备过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