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家

这年春天,国内发生了好些事儿。

三月里,黄河上游开始修建第一座水电站。这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也是国家大力发展水利水电事业的开始,更是为将来几十年的工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接着,第一届出口商品交易会在花城举行。从这以后,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在花城举办同等盛会,时间持续近一个月。“出口创汇”也成了一个新名词,就连农村老大爷都知道编柳条筐子可以给国家创造外汇。

经济在发展,思想也在进步。进入四月之后,“大鸣大放”进入了**。

椿芽注意到报纸上和广播里都在不停地宣传着,省里各机关单位和高等院校,还有一些科研机构、文化艺术单位都纷纷召开了座谈会和小组会,通过各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广大群众和爱国人士也积极响应号召,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批评和建议。与此同时,也有人借机鼓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改造进行攻击,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椿芽关注着这种变化。

听明瑜说,军校那边也展开了讨论。她跟明瑜打过预防针,倒没什么可担心的。再说,明瑜本就是个谨慎的,对政治一向不感兴趣也不会主动去掺和这些。她唯一担心的就是大林和二林,他们正处于热血冲动的年龄,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大林正在读高三,思想较为单纯,而教育界思潮混乱,是重点改造对象。她跟大林写了信,一再叮嘱他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不要考虑其他的。在班里参加小组讨论时,尽量少发言,也不要评论时政。

二林就交给爹娘来教导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今年十五岁,读初三了。他跟大林不同,大林腼腆不爱说话行事也稳重,他可是个话匣子,胆子也大,又整天跟一些男孩子玩在一起,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

姜茂山接到椿芽的来信,就把二林叫进屋里关起门来好好地说了一通。这娃娃个子长得高,看着有点大人样了,可思想上还是个孩子。

二林对爹是敬畏的,就点头应下了。再说,姐姐和姐夫都发话了,说要好好念书考上高中,将来还能上军校呢。他对军校充满了向往,希望自己能像姐夫那样带兵打仗,成为一名高级将领。

姜徐氏见二林老实了几天,也跟他说:“二林,你好好复习,你姐说了等到放暑假时,她若是赶不回来,就接咱们去省城逛逛,到时候你就在那边多住几天……”

去省城?二林咧着嘴笑了起来。

他连县城都没去过呢,更别说省城了。听说那城里可大了,还有公园哪。他跟爷爷一说,姜老爷子也呵呵笑道:“二林不简单啊,马上就要去省城了,瞧瞧爷爷都这把年纪了,还没去过省城哪……”

姜老太太倚着窗台晒着暖儿。听到这个,就说:“二林啊,那城里住得紧巴,哪有咱乡里好?瞧瞧咱这院子多宽敞啊……”

姜老爷子心知,老伴还在为椿芽的住处发愁。就说明瑜分了房子了,不用再窝憋着了,咱去了也地方住了。

*

转眼到了农历三月初二,椿芽迎来了二十六岁的生日。

明瑜写信说,他去商店买了一块女式手表,等回来了要给她亲自戴在手腕上。椿芽看了看自己的手腕,白生生的,戴着手表可好看了。去年明瑜就想买,她跟明瑜说洗东西不方便,还得摘下来,不小心就弄丢了,等到阳阳大一点再说吧?明瑜一直记着这个,还专门去柜台上看了样式,说买上海牌的,看着小巧戴着也轻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