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羁危万里身,三

次日新君李玙发布大赦诏书。

灵武城敞开大门, 欢迎所有之前战役中幸存的官兵及被叛军占据州府的官员,不论是临阵脱逃还是诈降求生,总之只要还肯为李唐再洒热血, 就都能得到新朝廷的嘉奖任命, 甚至连升三级。

一时之间,长安、潼关、洛阳、郑州,乃至河北、河南等敌占区的官员闻风而动,纷纷逃出控制, 赶往灵武。

李玙抱臂立在城楼围栏边,见南来车马鳞次栉比, 堵住了城外狭窄的官道,不禁面露微笑。

这时有人轻轻扣门。

“圣人?”

边陲小城的门楼非常简陋,楼梯上来直接就是拉通的大屋。

因李玙非要在此办公, 杜鸿渐只得从王忠嗣从前镇守灵武时修建的府邸搜刮出几扇屏风稍作区隔。

楼梯口并排两架黑漆书柜, 中间挑一面门帘,平时臣属进出便都敲柜壁。

一个身穿银白铠甲的年轻儿郎走进来。

是李倓。

李玙一摆手。

“没有外臣在,就叫阿耶。”

“是, 阿耶。”

李倓道,“今日又有十来位隐匿在长安市井,未追随太上皇西逃的中枢官员来投,其中官职最高的是侍御史吕諲和右拾遗杨绾。大哥正在王将军府邸开宴招待, 大伙儿抱头痛哭,说了许多长安境况, 果然大面儿上虽未破坏,底下小股叛军滋扰居民,也出了不少惨绝人寰之事。”

“吕諲?”

李玙想了一转。

“啊,朕记得他, 家穷,但少有大志,邻居富户把女儿嫁他,才能入京考学,竟是一举中第,在韦坚手下做过支度判官,很是谨慎能干的一个人哪。”

李倓没想到李玙连个从六品的侍御史都记得名姓来历,颇有点意外。

李玙调侃。

“怎么?这点功夫你都不舍得下,往后如何理政?别看太上皇七十二岁了,你写封信去问他吕諲是谁,他定然知道。”

李倓没敢立即接话。

李玙的目光笃定且包容,令他觉得既无处遁形又十分安全。

“阿耶新君登基,朝中文武官吏还不足三十人,不论本地幕僚还是各处投奔来的文武官员,都必须尽快提拔。但朔方、河西两处官员盘根错节,久有恩怨,各成派系,有王忠嗣留下的老人,亦有哥舒翰、郭子仪的亲信,您通通一视同仁,恐怕他们都觉得不平。”

“嗯,想的很周到。”

李玙倒了杯热茶慢慢饮下。

“潼关大败后逃散出来的王思礼、李成光当初都从朔方起家……如何安置,朕是应该加以区分。还有呢?”

“方才说的是将,其实更要紧的是兵。”

李倓娓娓道来。

“郭子仪的五万朔方军,名义上属于中枢,实则仍由他自决。所以阿耶登基后立即设立元帅府,令大哥做天下兵马元帅。这支军队,才真正是阿耶的班底。这一个多月,大哥整合了灵武两万兵,太上皇分出的六千禁军,大姐收拢的三千潼关散兵,再加周边州府陆续投来的新兵,林林种种,凑了也有五万人。大哥勤谨,日日练兵不辍,这五万人当能拧成一股绳子。不过,原本的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及左骁卫皆已有所损耗,而其他人马并无名号。儿子以为,如能组建新禁军,重设军号,便可打散各人原有来历,聚合士气,效忠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