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羁危万里身,二

房琯牙关紧了紧。

“圣人……”

李玙打开册立新君的官册,轻轻瞟了眼,往韦见素怀里一甩。

“朕十二日才登基,昭告天下。十五日太上皇行至汉中,便诏令诸子分领各节度使。其中朕只统辖朔方、河东、河北、平卢四镇;永王李璘坐镇江陵,也领四镇,与朕比肩……这倒还无妨,阿璘去江东,原是朕与太上皇在马嵬坡议定。朕只问你,盛王李琦凭什么做广陵大都督,丰王李珙又凭什么做武威都督?还有虢王李巨,他算个什么东西?”

李玙嘴角噙出一丝漫不经心的笑意,徐徐道。

“这个五王并立,到底是谁的主意?朕贵为天子,倒要与他们平起平坐,分而治之?”

——这是要追究经办之人的责任,敲山震虎?!

房琯猝然僵住,打量李玙半晌,想从他冷峻的眉眼中找出些许退让。

韦见素已慌了神,咚咚叩首。

“圣人息怒!所谓五王并列,实乃交通不畅之故。当时太上皇实在不知圣人已经登基,忧心中原群龙无首,才下诏令!只是为了表明宗室平叛的决心啊!”

“是吗?”

李玙打量韦见素,显然听而不信。

“那这道制书,是谁替他捉刀起笔?”

李玙隔空点了点韦见素的脖子,动作轻飘地犹如玩笑,但话里的意思却是分外凶狠。

“是你,还是房相?”

韦见素苍白的面孔扭曲,深感这趟来,简直就是千里送人头,愚不可及。

半晌,他艰涩地挤出半句话。

“……是,是太上皇口述,臣,捉刀。”

李玙点点头,对他的配合欣然满意。

“嗯,有谁反对吗?”

“有!”

韦见素精神一振。

“谏议大夫高适说不可行,但太上皇没有听从。”

李玙这才顺了意,眉头一扬,语调高起来。

“诶呀,你看,这样忧心国事的能臣,太上皇偏要留在身边,倒把你们两个派来虚应故事。”

他又饶有兴味地去问房琯。

“照房相以为,五王并立可是退敌安国的良策呀?”

房琯气喘沉沉,才开口想说什么,就听见楼梯上一片乱响。十来个人一起涌进来,为首的一个青年神采奕奕,兴奋地大声嚷嚷。

“圣人!京兆尹崔光远携长安府县两级官员二十余人来投!”

李玙一抬头。

“崔光远来了?!”

“对!就是崔光远,他保住了长安!”

李俶咬着牙不去回想方才秦大匆匆来报,所说被屠戮的宗室具体是谁。

“太好啦!朕要大大封赏,委以重任!封他做御史大夫,让他返回渭水召集逃散的官吏民众,都来灵武!咱们轰轰烈烈地打回去!”

李玙分外高兴,李俶振臂高呼,亦是满面泪印。

父子俩相对喜极,早把房琯抛在脑后,至于什么国玺,什么官册,更是末节又末节。

韦见素见状,跪坐在后脚跟上大大松了口气。

房琯却凝眸思忖,目光在李玙和李俶之间来回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