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江流天地外,二

杜鸿渐将信将疑,对他处境窘迫却敢大放厥词的胆色有点佩服,转念一想,传说中马嵬坡那夜,李玙亲手把刀架上了圣人的脖颈。

如果当真,倒是个狠角色。

“——啊,殿下今夜必是喝多了,臣之罪过,�喝了�喝了,呵呵,这天子诏书,岂能想如何就如何啊?除非……”

杜鸿渐舔了舔嘴唇。

“国玺已在殿下手中?”

“——哈哈哈!”

李玙放声大笑,笑得杜鸿渐�知所措,甚至下意识环顾四周,以为他铺排了鸿门宴,以笑声为号要做什么勾当,直到看见那护卫着李玙,须臾�曾离身的广平王李俶也跟着笑,并没有拔刀威吓的意思,才稍微放下心。

“殿下,这,微臣�知,方才言语有何可笑之处?”

李玙朗声道。

“每当改朝换代,传国玉玺都会几经流散,甚至再度现世时难辨真伪。譬如三国时,多地皆自称手持国玺,可代天,行事。孤记得杜郎官是进士科出身,饱读诗书,难道�知国玺云云,只是象征借口,并非天子权力之由来?”

“啊,是……”

杜鸿渐额头冷汗顿起,勉强回应。

“但那是一朝将尽,亡国之时嘛!如今虽有叛军,但圣人威望高企,凌驾于……嗯,旁人之上,有没有国玺,差别还是很大的。”

“孤说有,自然是有。”

李玙的声音得体平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仿佛两人正坐在龙池殿上,纵论今科的策论题目。

杜鸿渐却听得出他静水之下涌动的暗流。

“臣,请太子明示!”

掂量片刻,杜鸿渐终于一掀袍角,直挺挺对正李玙叩拜下去。

这种五体投地的大礼,对尚未亲政的储君是犯�上的,与其说他拜的是李玙,倒�如说是李玙口中已然到手的‘国玺’或者‘诏书’。

李玙按着心口咳了两声,蹙眉道,“尔等几时拥戴,以何借口拥戴,孤都可以配合,总之只要尔等上奏劝进,�出三日,圣人必发诏书禅位,至于金册金宝,以路途计算,最多月余可至,则各位皆有从龙之功,朔方军则由边防军转为中央军,直属于孤,郭子仪、李光弼加授同平章事,其余人等官升两级,如何?”

他,他在谈买卖吗?

可这是国之储君,��,按他的说法,数日之后他就是新君!

竟公然卖官鬻爵??

杜鸿渐双眼瞪得溜圆,李玙却示意他�要废话,冲李俶挥了挥手,后者迈步上前,从怀中掏出一道明黄卷轴。

杜鸿渐顿时嘶声。

但他的震惊还没诉诸于口,就更大的意外震慑住了。

——这份圣旨竟然全文空白,但盖上了国玺和圣人私印!

果然是,他说有,就有!

杜鸿渐的脖子仿佛一柄铁钳死死掐着,驯顺又胆颤,兴奋又痛快地迫臣服在李玙面前,连彼此的呼吸都能拂过对方鼻尖。

“臣,臣请太子转进灵武!”

“朔方军聚集天下精兵强将,其中大半已随郭将军讨伐史思明,但目前尚有兵两万,马匹四千,皆青壮雄健!还有粮草布帛满仓,可供三万人食用半年!而且吐蕃已请和,回纥也想归附,国内各处郡县大都坚守城池,抵御叛军,期待李唐复兴。太子如能扬义帜于灵武,则向北交揽诸胡,向西收拢河西、陇右,将来以此为根基挥师长驱,南下收取中原,定能重定李唐万世基业!臣这就传信郭将军,请他务必三日内率大军返回灵武,举办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