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曲尽河星稀,四

“……这不是奴婢方才琢磨出来的。是大娘子在时,说她想了一辈子,如果再遇到圣人屠戮驸马房那样的事,要怎么才能保住全家。”

原来还是韦氏的遗泽。

三人顿时默默无语,杜若苦笑了下,吹灯胡乱睡了。

第二日早起,便按墨书的主意,袁家关门闭锁扬长而去,浩浩荡荡赶了四十多辆马车牛车,满载粮食美酒,与杜有涯一家汇合,然后一起向西,奔向袁大郎早年收购种猪、羔羊去过的一个偏僻村落。

杜若与杜有涯夫妇、杜婉华,婉华的儿子姚异,以及才从蜀中游历回来的杜桂堂坐在杜家大车上,海桐和墨书相陪。

仆固娘子听完杜若一番见解安排,点头赞同。

“这个主意甚好。城中存粮虽多,大头必在宫里和各位亲贵府中。这些人自矜自傲,哪里肯把粮食拿出来与平民分享?然而城池始终是要人守的,饿死还不如战死。一旦平民�出怨恨,说不定会哄抢亲贵,甚至开门放叛军进来。”

杜若心里沉甸甸的,知道仆固娘子是从回纥人多年夹在大唐和突厥之间疲于奔命,部族整族整族被灭,得出的见识,自然与长居太平的长安人不同。

杜有涯和婉华也没有异议,只有杜桂堂和姚异诸多顾虑。

杜桂堂道,“咱们都走了,二姐怎么办?她在掖庭服役,对战事一无所知!”

姚异道,“我叔叔做着光禄寺少卿,全没听说有这等大事啊,咱们走了,过后无事回来,岂不是惹亲戚笑话?”

杜若顿了数息,轻轻侧过脸。

仆固娘子皱起眉斥责杜桂堂。

“叫你娶妻�子你不肯,这时候知道人口多的好处了?当初同罗投效大唐,来了三万人,只有一千多女眷孩童,为何呢?因为马匹不够,突厥人在后追击,女眷骑术平平,拖延队伍,弃于乱兵中反而不好,所以出发前就勒死了。”

姚异一愣,顿时噤声,杜桂堂却还追问。

“可是……二姐骑术比我好,而且咱们带了十匹马,袁家还有三十来匹良驹,�番从容离去,后头并没有追兵啊!”

仆固娘子喉头一哽,没能立时接话。

反而是杜若铁青着脸,忽然一嗓子喊出来。

“因为我不是太子良娣了!我进不去兴庆宫,没法把我阿姐和星河带出来!留在长安于事无补,只能丢下他们自去逃命!”

杜桂堂下意识牵住姚异的衣袖,这是杜家唯一的第三代。

他忽然想起一个问题。

“二堂姐……你还有小郡主啊!”

“她姓李。”

杜若再也承受不住,叫停车子,快步下了车。

仆固娘子瞪了杜桂堂一眼,若无其事接过被杜若密密加点的舆图,拉着杜有涯侧头看向墨书。

“你于我说说,那地方究竟在哪?我瞧瞧周围有没有能布防的屏障。”

车轮重又碌碌滚动。

海桐掀起车帘,看杜若闷闷爬上一匹棕毛大马,两手交握在身前,挺立笔直的脊梁,单看侧影,实在像个精瘦的儿郎。

袁大郎一早没等众人,背了满囊银锭,带两个护院轻骑而去,先行踏勘买地,寻人手,挖石料。

照杜若的想法,叛军从洛阳打到潼关,总要耽搁一年半载。

他们这么一大群人,坐吃山空要不得,先买房子安顿下来,一边盖堡垒,一边收购粮食,还要与当地士绅大户打好交道,既要巧妙地漏一漏身份,又要遮遮掩掩,叫他们不敢胡乱传播。

这当中,钱帛能起些作用,更重要的还是言辞拿捏。该说的话杜若和海桐斟酌着教过了,往后怎么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海桐藏在袖子里的手用力握了握,从昨晚到今早,她心里终于安定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一卷结束,只剩下最后一卷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