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犹在照落花,二

李玙自顾自讲了好一会子,忽然笑问,“到底怎么了?”

杜若便细细把杜有涯并仆固娘子两次进京的情形说给李玙知道,只隐去当中提及韦家旧事的部分。

李玙听得十分仔细,起先讲到杜家兄弟手足情深时,还隐隐有羡慕之意,后头说到牛仙客神色突然一变。

杜若忙问。

“妾从前恍惚听阿耶提过这个人,出身低微,起先不过是流外小吏,目不识丁,可是人很能干,所到之处无不仓廪充实,在西北颇有贤能的名声。”

“你要知道,帝王虽是九五至尊,却并非说一不二,于政事更是不能随心所欲。毕竟天下数千官员背后,站着那几个彼此结亲的世家。他们如连成铁板一块,便能令帝王政令不出宫廷,颁布也无法实行。相爷久掌左相之位,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声望昌隆,即便不是他的门生僚属,也多对他钦佩敬慕,听而从之。”

李玙说到这个,拍着膝盖摇摇脑袋,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

“去岁要不是相爷一意阻拦,牛仙客只怕已经入阁拜相。圣人在大殿上与相爷辩论了好几轮都未能如愿,中间还夹着废储之事,这才罢免了相爷。”

张九龄罢相已经大半年了,李玙提起他还是尊称‘相爷’。

杜若猜测,方才所说坊间对他‘钦佩敬慕,听而从之’的,大概包括李玙吧。

“牛仙客这个人——”

李玙斟酌了下。

“官员有上进之心,边将想调入京城,都不算非分之想,譬如韦坚自入京以来也是多方活动,意在入阁。更何况从前圣人有意提拔牛仙客,平白被相爷阻拦,自然不甘心。不过他不去拜会杨慎矜、裴耀卿等台阁重臣,却一门心思盯着皇子,想揽个从龙之功。哼,心思也真是够深的。”

“殿下怎么没提李林甫?我阿耶说他口甜舌滑,极擅交接内官,牛仙客想走门路升职,就该找这种人啊。”

李玙嗯了声,深深看过来,游丝般牵绊的眼神晃荡,意味深长地指点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你怎么知道他没有去找过李林甫?或者你大伯娘,你婉华姐姐没去过?恐怕他们找过,或者如今正在找。至于专门告诉你,他们曾向韦家投石问路,不过是为了抬举你这位忠王府的新任当家人罢了。”

杜若怔了怔,想到仆固娘子言语中设下的陷阱,不知该叹息还是无奈。

血缘亲族这种东西从人生下来就带着。

杜家不如韦家、杨家,可是杜家人却看得见韦家、杨家的煊赫荣耀,触手而不可及,这份儿不甘心,从前杜有邻有,现在杜若也有。

杜有邻资质平庸,杜蘅痴情于柳绩,柳绩无谓仕途,韦氏身份尴尬且意兴阑珊,思晦虽好,等他长大还要十年。

杜若再苦心筹谋,拖着偌大的包袱也觉吃力。

所以今日仆固娘子露出投效之意时,她竟有种正中下怀的窃喜。

至于婉华姐姐,能被牛仙客选中,进京来办这样棘手的差事,想来也如仆固娘子一般,精明而长袖善舞吧。

李玙如何不明白她的失落?

一个人对着微茫的星光跋涉,触目只有深不见底的粘稠黑暗,最想带在身边的,并不是忠诚勇武的扈从僚属,而是有相同志向的手足伙伴。

李玙多年暗中安排,多少次与圣人的屠刀擦肩而过,深夜奔驰在清冷的街道上,常常有彻骨孤独之感。

“言语相投易,并肩同路难。二娘不用对人情冷暖诸多慨叹,更不用唏嘘往复瞻前顾后。你走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自然四顾荒蛮。”

杜若轻轻点头。

“走惯了,会觉得这路上风景还不错。偶然遇着一人,便想与她携手相看,生死相托。”

他的目光在杜若身上缓缓转了转,惬意的眯眼。

杜若捏住手里的帕子,一眨不眨的瞪着李玙,想问他消气了吗?

可是他接下来灿然一笑,又把话题绕开。

“二娘子今日应对的很好,往后再有类似状况,都照这般敷衍即可。至于牛仙客,天下十个边地总管,统兵四十七万,各地节制兵力多寡不均。如今王忠嗣节度河东,统兵五万五千,与朔方互相应援,专对突厥;皇甫惟明节度陇右,统兵七万五千,与剑南互相支援,专对吐蕃。他二人虽不睦,但皆与本王交好,如再加上朔方牛仙客所统的六万五千兵力,则十占其三,合计统兵近国朝半数。”

李玙冷笑着,声音转为讥讽。

“从前有储君坐镇,个把亲王结交朝臣不算什么要紧事,可是眼下嘛……未免圣人猜忌。还是先放一放吧。”

“是……”

杜若听他侃侃而谈,地图与数目字烂熟于心,明明置身雕梁画堂,香烟环绕,却仿佛人在漠北风沙之中,面对的不是闺阁内眷,而是厉兵秣马、甲胄加身的万千兵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