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纸片飞入百姓家

金殿之上, 哗然之声大作,如同最喧闹的集市。

什么礼仪,规矩都抛之脑后, 顾不得了。

“所以……司马可尧不仅没死,反而被莫少珩带来了我北凉?”

“岂不是……岂不是以前说的什么莫少珩刺杀南离小皇帝的传言,皆是假的。”

那逆天之罪, 根本就不存在?

听说,莫少珩可是在南离刺客的无尽的追杀下才回到的北凉啊。

那一路的千阻万难, 哪怕只是想一想, 都让人心惊胆颤。

都那样的绝路了, 莫少珩还坚持带着年幼的司马可尧。

恐怕,恐怕事情的真相和传闻中的,莫少珩刺杀司马可尧有天大的差别。

但……为何莫少珩回到北凉后,却一句话也不曾解释?

就那么承受着所有的谩骂和羞辱。

目光不由得看向了莫少珩。

莫少珩还没有开口,南一就道, “暗杀我的人的确有, 但并非少师,而是我南离的亲王。”

“亲王武逆,为掩盖事实,焚烧了整座皇宫, 将所有的事实都淹没在了那场无尽的大火之中。”

“为了更进一步掩盖事实, 亲王嫁祸于少师, 并进一步借机侵占北凉洵州, 让这一谎言在天下人面前坐实。”

“而事实的真相, 我在大火中被我南离宗师柳圣师所救,然后将我托付给了少师,少师在无尽的追杀和千万人的唾骂之中, 护我至今。”

“所以……”

“天下人口中责骂的大逆之人,却是我司马可尧这一辈子最亏欠,最敬重的恩师。”

“他不是什么让人口诛笔伐的大奸大恶,他是我南离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是我司马可尧没齿难忘的大恩人。”

所以,那荒唐的谣言,简直就是这世间最可笑的笑话。

“至于为何不辩解?因为只有让亲王误以为我司马可尧真的死了,放松警惕,才能有我司马可尧今天讨逆伐贼的机会。”

若不是为了他,少师何尝需要承受这些。

南一的眼睛都有些泛红。

金殿上,鸦雀无声。

怎样的人,才能做到像莫少珩一样,舍弃自身名,来全隐藏在无人可知的角落的这份忠肝义胆。

不负南离,不愧北凉,他莫少珩,虽千万人,独往矣。

续往圣之忠义,开万世之壮举。

这样的人,有什么人有脸面去辱他,骂他,苛责于他。

没有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能做得比莫少珩更好了。

一时间,金殿之上,百官的心都是颤抖的,那是一种来自灵魂的震撼。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无法形容的干净得不容人玷污的至情至圣的灵魂啊。

金殿末尾,赵景澄和范慎嘴巴张得都能塞进去一颗鸭蛋。

赵景澄:“南一不是一个小道士吗?”

范慎,“对啊,南一不是一个小道士吗?昨天还和我抢猪拱嘴吃。”

“还有,还有老师……”

他们现在都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

金殿上安静了好久,落针可闻。

因为实在难以在短时间消化这么颠覆的内容。

还是圣人开口,“今日召诸君前来,就是共同商讨,我北凉和南离四年前签订的盟约之事。”

众人:“……”

还有多少事情,是他们不知道的?

所以,圣人根本就没有对丢失洵州的事情不闻不问,只是在四年前,就定下了今日之局而已。

卧薪尝胆,只为此时的冲冠一怒。

所以众人也没有开口,因为圣人既然设下了这么大的一个局,现在提出出兵的要求,定是已经有了他们不知道的安排。

他们现在唯一要确定的,就是殿上的这个少年圣人,是司马可尧本人。

只有真正的确认了此人,才能真正的接受被颠覆了的事实。

此时,南一手上正持有南离玉玺。

这时,圣人又道,“诸君可还记得,四年前,南离的九思公来我北凉之事?”

“当时,便是九思公当面,带着司马可尧签订的盟约国书。”

众人:“……”

若仅仅是南一手上的玉玺还不足以让他们置信的话,那么南离文教之首,九思公就是最好的铁证了。

再说,先前还提到了,司马可尧是南离宗师柳归尘所救,这种事情太容易被揭穿了,只需要柳圣师的一句话而已。

所以,结合这些,恐怕,十有八·九,站在他们面前的少年真就是司马可尧本人了。

震惊得无法自己。

“但……南离亲王已经掌控了南离大势,就算我北凉有签订的盟约在手,出兵的话虽然占据了大义,但也未必就能旗开得胜……”这就是在为北凉的损失考虑了,毕竟是拿国运去赌。

为了给一个他国圣人复辟,而堵上北凉举国之力,这就值得思虑了。

南一说道,“此言差矣。”

“根据我们当初签订的盟约,只要北凉肯出兵,我南离无条件归还洵州,不仅如此……”

这是当初谈判时承诺的好处。

娓娓道来。

“而且,比起北凉强行夺回洵州的损失,与我合作,则是两利的事情。”

“刚才诸君说,亲王占据了大势,这也不对。”

“我之所以恳请北凉此时出兵,自然也是因为时机刚好合适。”

“在南离,不仅有九思公和柳圣师会微言大义,发动我南离百姓,勤王反正。”

“还有我南离大将司马剑南大将军,也早已经率领军队,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我的回归。”

声音一落,满殿轰动。

“此话当真?”

要知道,南离大将司马剑南掌控了南离三分之一的军队啊。

再加上南离文教之首的九思公和柳圣师登高一呼,到时候,就完全不仅仅是北凉帮助勤王那么简单了。

这事大有可为。

原本还在担心的百官,心里面发生了转变,现在他们在想南一刚才承诺的好处了。

不仅能以最低的代价拿回洵州,还能得到如此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而且再多考虑一层,也就是缓和和南离的关系。

北凉现在高速发展,和南离的关系的确成了难题,但若是有了帮助司马可尧复辟,以前的任何摩擦都不可能阻止北凉和南离拉近关系。

再说,司马可尧最敬重的老师还是莫少珩,关系就更进了一步。

北凉要发展,就一定要和诸国处好关系。

而这一仗,看似在出兵打仗,却是在为以后的和平奠定关系,在为北凉的稳定发展筹划。

这时,有人突然一拍大腿,“若是……若是我们能突袭南离,和南离的军队里应外合岂不是更好。”

“可惜,可惜现在出兵的话,军队调遣,南离必定心生警觉,不能打一个措手不及。”

这时,圣人显得有些诡异的声音传来,“谁说不能里应外合,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诸君可是觉得,我北凉调兵去南离,需得花费一月半的时日,这段时间,南离必定闻讯布置好了的防备。”

众人一愣,难道不是这个情况吗?

一月半的调兵,已经足够南离反应的了。

圣人笑了,莫少珩也笑了。

“诸君,我北凉调兵去南离现在只需半月。”

“也就是说,我北凉军队到了他南离境内,这消息以南离坑坑洼洼的道路而言,也不过刚好才传递到离都而已,他们拿什么时间来反应。”

众人心中一愣,不对,调兵只需要半月?

这时,莫少珩开口道,“诸君该不会以为,我北凉修建水泥路,真的仅仅是为了方便诸国的商人通商?”

“水泥路的平坦,大家也是见过的,刚好能缩短三分之二行军的时间。”

嘶。